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茉楠:债务风险仍在威胁全球金融

2014年02月07日 08: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春节之后,全球金融市场依旧被诸多风险所笼罩,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旧风险与新风险叠加。其中,主权债务风险仍然是导致全球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根据IM F预测,2014年,发达经济体总债务为50.95万亿美元,规模同比上升2.32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负债率为108.32%,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债务风险依旧困扰着发达经济体。

  一是美国债务问题暂时得到缓解。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美国2013财年财政赤字为6800亿美元,相比上一财年的1.09万亿美元削减了4100亿美元,这是美国政府五年来首次将财政赤字降至1万亿美元以下,主要是由于美国自动减赤计划以及税率提高后财政收入升至纪录最高水平。尽管赤字有所减少,但依然处于高位,财政赤字占G DP之比降至4.1%,低于2012财年的6.8%和2009年的峰值10.1%,仍高于金融危机前七年的1.2%至3.5%的水平。考虑到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负担率高达105%,退出Q E政策、减持国债或抵押债券,将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缩。

  二是欧债依旧潜藏风险隐患。从目前欧盟经济表现来看,成员国间的经济不平衡为后期财政联盟一体化等进程埋下隐患,欧债危机阴影依旧挥之不去。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公共债务规模过大,无法被欧元区援助机制全盘承接。西班牙已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起点较低该国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意大利在财政和外部失衡问题上的直接压力较小,但在提高生产率的结构性改革方面进展不足仍是一个长期难题,因此,下一步的财政联盟和银行业联盟仍面临不小挑战。

  三是日本债务融资压力上升。目前,日本政府的改革对于解决结构性失衡并未起到根本性作用。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一方面私人部门储蓄过剩,另一方面要以巨额的财政赤字来吸纳这些过剩的储蓄,这导致公共部门债务规模急剧扩大。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2014年度预算案总额为95.88万亿日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日本债务比率2013年将有望高达245%。2014年日本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占经常项目财政支出将近四分之一,同时,随着美联储退出政策启动将引发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以及日本通胀率抬头,国债民间需求势必下降,从而推升日本债务负担,加大主权债务融资风险。

  此外,新兴经济体债务风险也开始骤增。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明显的“加杠杆”趋势。2008年以来,全球总需求水平不足明显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降低,使得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外部盈余大幅减少,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外部获取流动性出现紧缩。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要么吸收国外融资,要么通过内部融资弥补从外部获得流动性的不足,这导致了从国际收支或是国内各经济部门来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杠杆普遍上升。而当美联储启动退出Q E程序时,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金融状况收紧也导致债务风险进一步恶化。

  根据彭博社数据,继2013年发债总额由2012年的7.6万亿美元降至7.43万亿美元后,七国集团加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11大经济体2014年的发债规模将与2013年相差无几。计入利息之后,2014年11国再融资的债务规模将增加约7120亿美元,增至8.1万亿美元。当前,全球债券收益率开始由纪录低位反弹,这势必会造成借贷成本上升以及债务危机风险,这是2014年全球金融脆弱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中国债务风险正在有效转化    2016年06月27日
  • ·我国债务风险为何总体可控    2016年03月16日
  • ·城市集群建设须防债务风险    2013年07月3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