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应配备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2014年01月21日 10:09   来源:东方网   苑广阔

  1月16日,由福州开出前往重庆北的K1628次列车在往返途中先后两次接到怀抱婴儿旅客和一次带着4岁孩子旅客的求助,列车长和乘警想要对方下车进行救助,而这三对家长却因春运买票难而要坚持留在车上。(1月20日《东南快报》)

  给孩子看病和乘车赶路,哪个更加紧急,更加重要?按照常理来说,当然是前者。但是到了“一票难求”的春运期间,即便是常理,也未必还能发挥作用,因为人们担心一旦中途下车,就再也没有机会买到票继续上车回家了,那回家的过程不知道又要经历怎样的艰辛和曲折。正因为如此,所以这趟列车上三对遭遇孩子生病的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列车工作人员下车给孩子看病的建议,选择继续赶路。

  问题的关键在于,婴儿发烧、感冒,不同于成年人,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家长这样的选择,尽管有可理解之处,但还是要冒很大的风险。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解决办法,既能让孩子得到及时有效地医疗救治,同时又不耽误家长乘车赶路,回家过年呢?应该说,办法是有的,那就是由铁路部门在列车上为旅客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现在绝大多数的列车上都出于人性化服务的考虑,会配备一些晕车药、感冒药、退烧贴等应急药品,有些列车还会配备医务室。但一方面药品的种类极为稀少,根本无法满足在乘车时间突发疾病旅客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即便有医务室,也没有专职的医护人员,无法对一些突发疾病的旅客进行救治或用药方面的指导,当然更别说稍微专业点的医疗救助了。所以很多乘车的旅客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身边的旅客突发疾病,列车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广播寻求本身就是医疗工作者的旅客的帮助。

  应该说,按照现在铁路客运的实际情况,在列车上设立简易医务室,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配置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在技术和条件上应该没有什么难度,铁路部门唯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成本问题。但成本问题也并非无法解决:一是铁路部门可以考虑有偿服务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和服务标准,向在乘车时间就医的乘客收取一定费用;二是如果因为列车上看病的乘客太少,导致列车医务室入不敷出,则就不妨把这部分成本在车票价格上有所体现。况且,一趟列车配备一个医护人员,按照列车所属铁路部门当地的医护人员工资水平来制定工资福利标准,应该也不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负担。

  尽管现在铁路大提速,但有些长途旅行还是会持续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难保证没有一个旅客不生病,不遇到紧急情况。因此,由列车为旅客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的问题,应该提上铁路主管部门和铁路总公司的议事日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