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易拆,民心易伤

2013年12月18日 07:33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朱昌俊

  近日,贵州黔南以棚户区改造为名,将州检察院、物价局、统计局等18家州直属机关单位的办公楼在10天内全部拆迁,其中包括尚未装修结束的办公楼。公布的改造规划显示,拆掉这些单位的办公楼是为了建广场、修公园,打造城市亮点景观,盘活土地,提高土地的价值。(12月16日央视)

  从媒体报道的剖析来看,这一速战速决的拆迁行动的“瑕疵”已昭然若揭。一来,棚户区改造,本是针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机关单位办公楼被置于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内,注定难逃质疑;二来,毫不顾忌机关单位拆迁对于民众的影响,傲慢之态尽显;三来,拆迁之后,机关单位办公“委身”于出租房,将进一步抬高行政成本。

  更进一步观察,大规模拆迁机关办公楼的真实动机,更令人愕然。当地新闻媒体并不讳言这一棚户区改造的真正目的:建广场、修公园,盘活土地,提高土地的价值——“拆迁经济”的思路跃然现实。不过,如果说以拆迁促发展,仍是出于“公心”,那么,其间涌现的明显“私利”,则不得不让闻者惊叹。黔南州投资促进局印发的投资指南中赫然显示,按照“一圈两翼”的发展定位,州委州政府及州直机关将整体搬迁至此。也就是说,不惜将现有机关单位整体性拆除,甚至连新建的也不放过,只不过是为更大的集体搬迁腾出空间。

  “党政机关五年内不得新建楼堂馆所”的中央政令犹言在耳,却不想在黔南,谋求州委政府搬迁的计划已经付诸行动。尽管它是躲在棚户区改造的名目之下,但用意之明显,躲避监督的手段堪称粗暴。而改造过程所显示出的浓厚的权力拍板色彩,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十天之内的完成速度不说,连部分有畏难情绪的单位领导还被“约谈”。这一行事逻辑,恰恰是近年来一些城市“大拆大建”的共同表征。

  机关单位易拆,民心易伤。被轻易拆除的机关单位所制造的废墟将很快被清除,代之以宏大亮丽的新楼。但由此倒下的却不仅仅是建筑,而是权力之于民意的敬畏感,留下的,是政府服务者形象上的伤疤和受伤的民心。它也再次以反面教训说出,尽管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城镇化建设“不搞大拆大建”的政令清晰可见,但要让政府行为回归制度轨道,约束权力,仍是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