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井下居住20年 暴露出的民生短板之困如何破

2013年12月06日 09:34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导读]在北京丽都广场南门西侧的路边草坪有一口井,井下居住着一对乞讨老夫妇,离他们不远处的另一口井下,还住着家有三个孩子的男子,这种状况已经维持好多年了。

[新闻解读]

  吐槽

  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令谁汗颜?

  文/李红军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打工男在井下一住就是20年,然而,这样的事情就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面对如此的社会困象,不由地让人生发出“民生多艰难”的叹喟。

  北京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令谁汗颜?首先,我们的社会应该感到汗颜。早在许多年以前,我们国家就提出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的宏伟目标,然而,时至今日,“居有其屋”对于个别家庭来讲还是一个愿景,平均每个月的300元房租都交不起,何谈生活质量?这一境况说明,我们国家对某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并没有引起重视,尤其一些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应该让社会福利的恩泽及早光照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充分享受应有的人间温情是各级党委为何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感到汗颜。眼下虽然说实行了义务教育,可现实语境下真正的义务教育离人们还十分遥远。眼下一些地方的教育收费已成了百姓的难承之重,家长们为了供养孩子上学,他们俭以奉用,甚至倾其所有,可以说,教育的产业化一成为一种社会之痛,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今后会有更多的家庭“因教致贫”,这一点不容置疑。

  再次,我们的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感到汗颜。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凸显了社会保障的民生短板。一个四五口之家,每月收入一两千元,平均每人每月只有四五百元,显然,这样的低收入已经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万般无奈之下,打工男除了住井下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理应受到更多社会福利恩泽的眷顾,而不是成为“被遗忘的人”。从这一点上讲,打工男井下居住20年也是一种民生之痛,应该正视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常言道:安居房能乐业。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一个人来讲,当他居无定所,甚至以“井下为屋”的时候,又怎能干事创业?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何谈“美好生活”?

  分析

  解决“井居”现象最终要靠城市发展

  文/毕晓哲

  诸如此类的“井居”、大学毕业生的“蛋居”、城市退休矿工的“穴居”,都是一个现实中保障相对缺乏,城市发展尚存各类短板的反映。

  产生这类令人“心酸”的现实问题,并不是因为发展本身的问题,恰恰是因为发展不够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与30余年前、10余年前的住房保障条件相比,绝大多数人群是获得了实惠的,发展的成果和实惠不应否定。但又恰恰因为发展过程中城市物质文明还远未满足最广大人群的现实需求,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平衡和不均衡问题造成的。一些人开始享受“高楼美居”,一些人群仍然“蛋居”“蜗居”甚至无立锥之地就是证明。解决这一现象和问题,还得在发展和加速发展中解决。譬如,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保障房,不是三年内建设1000万套,而是有更大的财力物力建设几千万套、上亿套政府公共住房,贫弱人群的住房问题会迎刃而解。又譬如,社会继续加速发展,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建设各类公共保障设施,建立健全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对于贫弱人群可以做到“应保尽保”,可以以发展成果更多的回馈发展相对落后的环节,可以更多的条件对贫困人群“拉一把”,“井居”自然销声匿迹。

  城市社会发展不会必然消除贫困、消灭类似的“井居”现实,但社会发展却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对此应该有清醒认识。就如上述提及的井下居住多年的家庭,是出于省房租的考虑,是想为三个孩子省下教育的钱,由此分析,造成“井居”的其实不仅仅是高房价压力。对于这一带有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教育的、医疗的、住房的和社保的等等,哪一项都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和加速发展。

  回窥发生在首都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井居”现象,确实很刺眼也刺痛人心。但这一个别现象的最大警示意义在于,刺激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加速发展,刺激和“鞭策”城市文明发展进一步加速。

  [新闻观察] 

  “井下居住”者将能去哪儿 

  文/高亚洲

  在高房价高房租的逼仄下,住不起胶囊公寓,再不济也只听说过隐居山林的,或是搭窝于屋顶的,没想在井下还能觅得一处安身之地,还真是闻所未闻。说是创意无限,似乎有点调侃过度了,而且是对于在井下居住长达近20年的一家人,这样的境况无疑是让无数人动容的。

  在四平方的井下是如何住下一家人的,又是如何坚持了20年的?他们在黑暗的井底下,是如何顽强生存的?可能我们许多人都无从想象,更大的奇事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发现呢?城市日益繁华,街道日益宽敞,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他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呢?

  如今,他们将作为城市文明的格格不入者进入舆论关注的视野,他们的命运将迎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根据目前的报道,他们被安置在临时住所,既然是临时,自然还要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他们还能回到井下吗?显然是已经不可能了,姑且不说他们的井下生活可能对公共设施造成潜在危险,单就他们的出现给市容市貌造成的“非正面影响”,要回到井下是不可能了。这就如此前那些天桥下的流浪者,一经媒体曝光后,便被迅猛“生长”的水泥锥堵住了安身之处。

  那么接下来,他们将面临的,无疑是两种选择,一是被送往救助中心,然后被遣送回家;二是被幸运地安置到“温暖”的住处。如果是前者,对井下居住者算是福音吗?显然也不算,他们不是城市流浪者,也不是精神异常的意外走失者,他们虽然处境艰难,但是显然是揣着一个城市梦而来的,有为孩子的教育而来,有为更好的生存而来。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遣送回家,他们勇敢地进入城市的意义又何在呢?如果不是因为对城市有更好的期望,他们还至于舍弃家乡,蜗居井下呢?

  他们有没有可能住进安置的温暖住处呢?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媒体的强烈关注下,城市管理者基于人道关怀向弱势者提供意想不到的关怀,这并非没有先例,如此前“自锯病腿”的河北农民,在舆论的关注下,各种意想不到的“关怀”汹涌而来,以至于后来他形成了对媒体的依赖,生怕丢失了媒体的关注。如果他们住进了温暖的安置处,比如安置房,这首先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可以,那么多类似于他们的弱势者是不是也要被悲情地发现,然后被温暖地安置呢?这又会是我们在文明社会所乐见的吗?

  对城市中的弱势者而言,寻求可能的庇护,应该是他们在实现城市梦的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依赖,当然,这种境况的实现,肯定不能完全仰仗于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热议,需要社会管理者勾勒出稳定而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至少能让居者有其居。关于廉租房,“僧多肉少”可以成为一个去说道的理由,但是如果现行的分配制度,做不到让最迫切需要者得到最及时的帮助,那还不如“人艰不拆”,让他们在井下居住过冬呢!

  [微言大义] 

  @薙正先生:中国人是以忍耐而著称!社会进步到今天我们的国人,最低层的有多么可怜!如今的中国人富的可以买坦克玩,穷的连个地儿住都没有,只能在地下,还是井里。有句话:发生革命时情况将不一样了,不是更好只是不一样而已。

  @月夜茫茫:北京打工男子为省房租供子女读书 井下居住多年。看到这个我惊呆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于行落地执行导师:面对生存的压力,你可以选择抱怨,也可以选择奋起,压力可以成为动力。

  @Ami_V :安得广厦千万间。

  @XR肖荣:有时候可能你真的就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事完全超乎你想象,你可能很随便就花了300元,但有些人却是那么需要钱。

  @啃比萨PIZZAK:可怜天下父母心,七旬老人居住井下四五年,5旬老人为供孩子上学住井下20年为孩子凑上学钱。真心的心疼父母的操劳,希望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华声在线综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