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鸟”不除何来A股活力

2013年11月28日 07: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郭施亮

  每年年末,地方财政通过各种渠道补贴上市企业已经成为常态,部分临近退市边缘的上市企业,更是过度依赖地方财政补贴来实现保壳目标。

  税收优惠、减免利息费用等当属地方补贴上市企业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地方对上市企业的补贴力度有增无减。据媒体披露的数据,三年间A股收到财政补贴高达上千亿元,且呈现逐年上移的趋势。

  2011年,*ST松辽与*ST昌九等上市企业属于当年地方财政补贴的典型。以*ST昌九为例,当年收到了化肥生产经营一次性财政补贴高达1.6亿元。2012年,*ST黄海、江淮汽车等上市企业成为当年获取地方财政补贴较高的企业。以*ST黄海为例,当年获得3.7亿元的搬迁补助金,为当年企业扭亏立下汗马功劳。今年,有数据统计,约35家上市企业获得地方的财政性补贴,累计补贴金额高达11.53亿元。其中,*ST南化或以2.9亿元的财政补贴成为今年获得地方财政补贴最多的上市企业。

  多年来,虽然我国的退市制度得以完善,但是整体的年均退市率却不见有效增加,何解?笔者认为,退市制度的整体执行效率不高是关键性的因素。另外,由于地方的干预,每年均出现了一大批该退而不退的企业。

  一般而言,当上市企业连续三年亏损将面临退市的危险。然而,在企业退市之际,地方总能找出各种理由为上市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使企业得以扭亏。值得深思的是,地方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让企业长期存在,从而促使市场更多的资源被这类执行效率低下的企业占据。这样一来,市场难以保持充足的活力,而股市的吸引力也因此大大降低。

  股市“不死鸟”神话延续,严重阻碍着A股的健康成长。多年来,中国股市的畸形式发展不仅来自于市场的过度性融资圈钱,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的间接性干预。

  当前A股市场拥有近2500家上市企业,市场的总市值更是高达22万亿元之巨。可是,在上市公司数量持续高增长的同时,退市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统计,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终止上市以来,沪深两市退市的企业仅为75家。

  2466家上市企业与75家退市企业相比,后者占比前者仅为3%。当然,这一数值还是经过了12年的累加而成。对比国外成熟市场,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每年因各种原因被迫退市的企业为数不少,年均退市率高达8%。尽管当地的上市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市场的配套措施却相当完善。因此,在这样的市场运作机制下,股市得以实现“优胜劣汰”的目标。

  值得庆幸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国内长期存在的股市“不死鸟”现象有望得到改变。正如近期的重要会议所述,未来将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而股票发行注册制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制度,将有效减缓上述长期存在的乱象。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模式之下,审核机构的权力被大大弱化,而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则由市场决定。虽说这种模式在前期执行阶段将会大幅增加市场的供给量,进而加大市场的负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加强,未来股市的“不死鸟”神话或将被打破。不过,综合来看,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不适宜过快地推进。

  笔者认为,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年均退市率极低,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尽管股市发行注册制度不适宜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迅速推出,但是展望未来,在监管处罚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后,可逐渐推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注册发行制度,以进一步挤压股市“不死鸟”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