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突破利益藩篱决定改革成败

2013年11月15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杜跃进 王迎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距现在还有七个年头。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阻力大。矛盾和阻力突出表现在调整利益关系的困难和复杂,既涉及对存量利益“奶酪”的触动,又涉及对增量利益“蛋糕”的切分。其中,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牵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甚至关乎改革的成败。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很多领域的配套改革未能及时跟上,于是,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阻碍市场化继续深入的利益集团。在经济运行中,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审批。一些政府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审批名目,设租寻租。企业要投资上项目,不得不把大量资源用在获取行政审批的努力上,导致交易成本上升,运行效率下降,腐败孳生蔓延。

  二是行业垄断。一些部门和企业,利用行政权力设置“门坎”或“玻璃天花板”,独享高额垄断利益,阻碍其他社会资本进入。

  三是地方保护。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画地为牢,人为分割市场,限制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

  利益固化的藩篱危害极大,它分割市场,扭曲价格,抑制竞争,破坏市场公平公正原则,使经济丧失活力,使企业迷失方向。

  由此可见,若要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由于利益藩篱以权力为后盾,以利益为诉求,因而具有相当的顽固性和抵抗力。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来突破阻力,推进改革。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如果说,构成利益藩篱的关键是权力,那么,突破利益藩篱的最好办法,就是约束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正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着手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仅今年以来就分批取消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显然,这里说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相对于行政力量配置资源而言的。谁主谁次界定分明。那么政府怎么“更好发挥作用”呢?答案也很明确:宏观调控,监督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这无疑在对权力的约束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利益调整是最深刻的革命,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对和阻挠,甚至可能遇到“假装改革”或“三心二意的改革”。因此,在这场新的革命中,既要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也要有周密的制度化设计和安排,惟其如此,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至抵达胜利的彼岸。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