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北大国家品牌论坛“十年再出发—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发言中吐槽称,作为中石化的新闻发言人“压力山大”,中石化愿意作为学院研究新闻发布的“试验田”,因为曾是负面新闻的“重灾区”,各种案例都有。(11月10日国际在线)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北大国家品牌论坛上,先是大倒苦水诉说自己上任之时正值中石化负面新闻缠身的多事之秋,在大谈舆情公关的心得之后,不无得意的指出中石化如今“正面信息大约占到90%,负面信息占10%,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且“内部员工都认为中石化是人民的功臣”。
由负面新闻“重灾区”到正面信息占90%,笔者得为吕大鹏在舆情控制方面的造诣点个“赞”,但“内部员工都认为中石化是人民的功臣”,却有点以偏概全了。中石化拥有员工不过106万,能代表亿万公众对中石化的印象?再者,中石化员工如果敢说自己的公司不好,那还想不想在肥得流油的中石化混了?
不过,中石化前些天倒是有个极好的正面信息:“中石化今年1-9月炼化业务扭亏为盈,赚了64.23亿,而中石油仍巨亏200亿。”就冲这一条,为中石化的正面形象加分不少,笔者也有兴趣跟中石化新闻发言人聊一聊舆情公关。
吕大鹏认为“扭转企业的负面形象,就要做到信息发布公开透明”,这一点笔者绝对赞同。但吕大鹏又说做好新闻发言人,曾得北大季羡林老先生传授的九字真言“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笔者却不尽认同。假话肯定是不能说,但真话怎么个“不全说”?字面上解释就是说真话要有所选择、有所保留,但操作上又如何把握?
事实上,许多企业在发生负面新闻时,面对媒体“真话不全说”的手法是:尽量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对自己不利的负面信息能不说的尽量不说,实在逼问急了就抛出一句“还在调查中”之类的敷衍之语,虽然也是公开透明,但却是有限的公开透明,公众常常听不到最想听的那部分“真话”。这样的“真话不全说”明显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玩的是技巧缺乏的是对公众的诚意。说“中石化是人民的功臣”也是典型的“真话不全说”。
还有就是,有些企业舆情公关时在公众面前表现得态度极为诚恳,一个劲的千承诺万保证,可风头一过、关注一淡仍然是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这样的舆情公关表面上诚意十足,却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与恶意的欺骗没啥区别。这样的舆情公关没有与积极的整改纠错配套,即使公关得力,企业问题依旧,又有何用?
舆情公关对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要以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为基础,不能抛开“真诚”二字;舆情公关的后续应该是企业积极的整改和纠错,不能让舆情公关成为独角戏。归纳起来,就是要在信息“公开透明”后面再加上八个字:以诚相待、积极整改。不知道笔者的这点粗浅认识能否获得中石化的吕新闻发言人的认同?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