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空气污染形成雾霾天气,不但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导致更多疾病的发生,甚至可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所有动植物都可能造成威胁,这几乎是无可置疑的科学结论,当人的免疫力下降,出现多种潜在的疾病隐患之后,可想而知会影响生殖能力,这同样不容置疑,其实,随着这些年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在各地的频繁出现,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环境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和保护环境的至关重要性,但是,这就如同人人都觉得占便宜不对,却又总想占便宜一样,当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切身利益发生矛盾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的实际管理者,往往还是存在牺牲环境来维护眼前利益的心理,无论别人或公众如何反对,对于排污的受益者而言,要改变其利益观念往往还十分困难。
实际上,几十年来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不仅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到最基层政府,都有专司环境保护的监测和执法队伍,而且环境保护还被地方政府普遍纳入到了“一票否决”,如果真的能够认真履职、严肃执法,我们的环境污染不但不会像今天这样严重,环保局长不等有人悬赏恐怕早就自告奋勇下河下江游泳了。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尽管国家有明确的环保法律,地方政府有“一票否决”,各级政府都有环保执法机关和执法队伍,但无论是管理还是执法力度显然都差强人意,某些基层环保部门甚至同污染企业联手应付舆论监督,更不乏有对污染企业“放水养鱼”甚至以罚代法现象,实际上,这其中都是出于对地方政府或某一部门的经济利益考虑,环境保护做的再好却没有经济增长对政绩更立竿见影,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实际上也是“言不由衷”,对当地支柱企业或“纳税大户”的污染非但不会“一票否决”,反而对环保部门的例行监测或查处进行“一票否决”,难怪就连一些地方环保官员都对自己的职责权力提不起自信,自嘲自己是“丫鬟拿钥匙--管事不当家”。
据有专家披露,我国目前不仅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没有之一,而各种污染排放均属世界第一,这就很值得品味,我国经济总量只位居世界第二,城市人口和机动车密度均不能和发达国家城市相比,甚至比不上日本东京,但空气质量和雾霾天气要比日本东京及很多发达国家城市严重很多,这就可以看出把雾霾天气归咎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甚至市民生活、烧烤等污染所致,并不科学的,也不务实,忽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形成因素--工业排放,而有意识的将目标向居民生活方面转移,实质上也是在避重就轻,甚至是有意回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行政思维。实际上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并非完全是机动车过多的问题,车辆和燃油质量标准更起到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在这方面进行大的投入和改进?说到底还是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方面没有进行长期且正确的权衡。
中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既然明确指出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的多重威胁,甚至会影响生殖能力,笔者以为,我们是否也应当将保护环境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借鉴以往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把环境保护的数据进行“刚性”细化,真正像计划生育工作那样进行“一票否决”,对于各级分管或从事环境保护的官员,一旦不能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依照公职人员“超计划生育”那样进行处罚,将环境保护牢牢的和官员官位甚至公职“捆绑”在一起,势必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国今年已是52年来雾霾天气最多的一年,如果不采取这种“壮士断腕”的手段整治环境,相信明年的雾霾天气或是53年最多,或随着岁月流逝,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