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觉不“买”

2013年09月27日 08:16   来源:新民晚报   徐轶汝

  最近为了搞装修,跑了好几家建材市场和电器商场,最大的感受是,商品价格“水太深”,消费者一不留神就成了“冤大头”。

  镜头一:一只洁白锃亮的马桶被摆放在某知名洁具品牌店的显眼位置,红色标签上8740四个数字格外刺眼。小心翼翼询价,营业员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阵敲,朝我伸出四根手指:团购价!4000元!

  红色标签是明码议价的标志,这是给消费者的参考价,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讨价还价”。只是,我方尚未出价,对方就主动“拦腰一刀”,说明标签上的数字还有“水分”可以挤。物价局出台的相关规定曾明确指出,参考价不得畸高。如若不然,参考价值何在?

  镜头二:某电器城内一线品牌电视机柜台,满千元送200元现金券。但是,并非所有商品都参加活动,且现金券只能用于购买其他品牌的电器。至于那些“满300减50”,而你看中的商品“碰巧”是599元,所以要买一双69元的袜子凑数的状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吧。

  精明的消费者,绝不会被“满额返券”“满额现减”等各种扭扭捏捏的促销手段冲昏头脑。通过缜密的计算、合理的搭配,他们定能把每分钱花在刀刃上,赢下这场数字游戏。

  镜头三:某台抽油烟机,开价4684元,营业员说国庆搞活动可以打8折,如果支付现金,可以低至3300元。因为这是上次促销打7折时,售货员自己“吃进”的机子,票已经开好了。如果不在乎少几个月保修期,这倒是一种省钱方法。

  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真不少。比如,据称厨房电器“套餐”(即抽油烟机加燃气灶)之所以比较便宜,是为了搭卖一些上市较久或销量不好的机子。

  ……

  好累,感觉不会再去实体店买东西了。

  在电商与实体店的竞争中,后者常常将“购物体验”当成优势来吸引顾客。对我来说,所谓的购物体验,除了能试穿试用之外,价格是否透明也是关键因素,这体现了商家对消费者的诚意,更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