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兔”掠过,留下防灾减灾思考

2013年09月24日 07:22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有时也很无奈、无助。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增强防范意识,做足准备功夫,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9月22日19时,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的中心在我省汕尾市沿海登陆。据省民政厅报告,截至23日8时,强台风“天兔”造成全省35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71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

  广州此番有惊无险,在学生停课问题上十分审慎。有关部门21日夜间才发布小学、幼儿园停课通知,中学则是22日上午才通知停课。“停课不停工”,许多第二天还要上班的家长略显被动。审慎停课是必须的,如能更加从容和制度化则会更圆满。香港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香港天文台一旦挂出八号风球,则意味着学校停课、政府部门停止办公,公众可以自行处置,实际操作起来效率更高。

  “天兔”掠过,而对防灾减灾的思考仍在继续。曾经,我们以为“人定胜天”,只要万众一心足以战胜自然,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在地震、泥石流、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有时也很无奈、无助。哪怕使用预报手段,提前知晓灾害来临,有时也无法完全躲过它的肆虐、蹂躏,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增强防范意识,做足准备功夫,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伴着暴雨,风灾意味水灾,“天兔”也不例外。最严重的汕头市,中心城区的老城区几乎全部受浸,水深处1米多。虽然,“天兔”恰好与天文大潮叠加,导致受灾地区海水倒灌,但受浸点总是出现在老城区意味着什么?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内涝,原因之一还是地下排水系统老化、低效。狂暴天灾带来的不只有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还包括对城市规划建设、灾害应急的思考。

  每一次自然灾害都是一次涅槃,它让人类受难,也催促人类自省、成熟。经过“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难之后,我国感受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紧迫感,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建设中,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呈逐年增加态势。然而,在防灾、减灾的制度化、常态化上,仍未足够成熟,以应付各类自然灾害。可作证明的是,在5年多前汶川地震救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地震中亦有出现。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情势,我国在防灾、减灾问题上任重而道远——无论从灾害法律体系、应急机制,还是民间组织、公众防灾意识,都存在着不断建设与调适过程。仅以组织体系为例,目前我国灾害应对基本呈现“分散性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也就是所谓的“铁路公安,各管一段”,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发挥各部门的专业性,劣势在于一旦协调、调配和指挥失灵,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现象。在防灾、减灾制度化建设上,我们不妨多向别人学习,将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搬过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