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必用重典。对延续多年的“北京一日游”乱象,常规化的抽查打击很难遏制其猛烈势头。严格依法监管、联合执法,才是更有效的治理之道
秋风渐起的北京进入了一年中的最美季节。上周末,我陪着父母,参加了北京某个“一日游”旅行团。谁知,打着国旅标识的旅行社,看似正规,其行程却是走马观花,购物才是此行的重头戏。我们大呼上当,又恐半路被抛下,只能敢怒不敢言。
回家上网搜索后才发现,国旅总社、中青旅、中国铁道旅行社等大型旅行社均已退出“一日游”市场,自己遇上的原来是“冒牌货”。这些黑导游、黑旅行社低价揽客后,通过强制性消费、更换旅游景点拿“返利”,已屡见不鲜。游客贪一时便宜,反而多花冤枉钱,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北京一日游”乱象由来已久,相关部门的整治也持续多年,为啥不见明显好转?
从供需关系看,北京日均游客上百万人,“一日游”市场规模太大,正规的旅行社及旅游集散中心难以满足游客需求,黑旅行社就有了生存空间。
从消费心态看,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让“一日游”信息唾手可得,不到百元的团费,算算门票加起来都不止。图方便、图省钱的消费心理,很容易被黑旅行社蒙蔽。
“一日游”行程简单,费用不高,但维权成本不低,许多游客抱着“交学费”的心态吃了哑巴亏。黑旅行社也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反正客流源源不断,不图回头客,只做一锤子买卖。
从监管来看,非法“一日游”经多年发展,已在宣传、客运、景点路线等方面形成严密的利益链条,甚至还有真导游、正规旅游大巴为其打掩护。旅游管理涉及旅游、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等多部门,常规化的抽查打击,已经很难遏制其猛烈势头。
遏制非法“一日游”,需要游客提高辨识能力,抵御低价诱惑。但从根本上讲,严格依法监管、联合执法,才是更有效的治理之道。治乱必用重典,今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实施。《旅游法》以保护旅游者为核心,对非法经营、擅自改变行程、指定购物场所等违法行为从严惩处,这些条款对“一日游”有极强的针对性。
立法不易,执法更难,常态化执法难上加难。实现常态化监管,除了投入人力,不妨也多采取一些科技手段。比如,国内一些旅游城市已经开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用摄像头等传感器来管控游客、监测突发事故、加大对非法一日游的震慑力。
此外,就像《旅游法》规定的,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等,应当逐步免费开放;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变“门票经济”为“服务经济”,挤压依靠门票大做文章的非法“一日游”利润空间。
青山绿水,是老百姓共享的自然资源。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日游”是最佳选择。没了说涨就涨的收费,没了说停就停的黑车,没了忽悠诱导的购物,我们才能有说走就走的底气。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