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梳理全国4740家定点饭店后发现,尽管财政部要求定点饭店“档次适中,价格合理”,但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数量占了近一半,各种奢华服务项目也屡见不鲜,甚至存在“做假发票”虚报消费的行为。
对此,博友认为,高档酒店占比过高等现象,让定点饭店的存在价值大打折扣。面对这些新情况,必须严格监管,消除暗箱操作空间,破除定点饭店的“定点腐败”。博友建议,实行定点饭店公务消费“阳光账单”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公开账目,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
奢靡之风违背设立初衷
博友认为,当初推行定点饭店制度,一是为了利用团购优势降低出差和会议开支,二是便于对相关费用进行报销和监管。但目前的乱象违背了该制度的设立初衷,明显变了味儿。
博友“王学进”指出“党政机关定点饭店”是2006年推出的一项举措,旨在解决公务接待奢侈问题和行政成本过高问题。但毋庸讳言,该政策实施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定点饭店”已呈泛滥之势,档次越来越高,一些饭店不按规定擅自提高标准,以及经营手段不规范等。
博友“小力丸”认为,按照相关规定,定点饭店要体现“数量适当、布局合理、档次适中、价格优惠、公开公平、上下结合”的原则。然而,一些地方的定点饭店并没有体“档次适中”原则,而是存在着奢靡之风。
只定不管滋生“定点腐败”
有博友分析,定点饭店乱象丛生的关键原因在于,定点饭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基本属于“只定不管”,一些酒店享受着定点饭店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公务消费大单,却很少受监管部门的制约。
博友“王地”认为,定点饭店之所以显得这么刺眼,是因为其漏洞太多。会议费像个“筐”,什么都可往“定点”里装。此外,定点饭店可以在承接会议时虚报消费人数和住宿时间等,而监管部门对定点饭店也没制定严厉罚则。
博友“田德政”进一步指出,定点饭店不可能成为遏制公务消费的力量,相反,他们希望借助公务消费的膨胀来为自己创造更多利润。于是,钻现行财务制度的漏洞,向顾客提供各种符合财务报销制度的假发票,成为一些定点饭店的重要营销手段。
实行“阳光账单”便于社会监督
对于如何避免定点饭店制度滋生“定点腐败”,有博友建议,“定点饭店”需要“定点监督”,应加强对定点饭店执行情况的监管,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严格执行违规饭店退出机制,坚决清理助长公务腐败的定点饭店。
还有不少博友认为,遏制定点饭店背后的不正之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及时发现问题,堵住漏洞。
博友“余兴辉”建议,实行定点饭店公务消费“阳光账单”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公开账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公务消费情况审计,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举报定点饭店的违规行为,对违反规定接受奢华项目服务的干部跟进问责,还“定点饭店”节约开支杜绝浪费的本义。
(记者 史丽 整理)
敬请关注经济参考报法人微博,参与微话题讨论,@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