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说“过劳可耻”并不可耻

2013年09月02日 08:06   来源:燕赵晚报     □刘义杰(山东济南)

  以研究休闲经济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劳的后果是不尊重人的价值,总得给别人留点挣钱的机会吧,你一个人把钱都给赚了,别人就没得钱赚了。“我说过劳可耻,但是特殊时期还是要拼命的。”(9月1日光明网)

  在一个倡导战天斗地、吃得苦中苦的主流价值观下,“过劳可耻”说法很另类。福利过度的确不利于社会财富创造。但关键是目前我国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法律规定的各种假期往往难以落实,中国工薪阶层选择“工作忙,没时间”的比例最高,“近九成认为自己过劳”。

  也许这种情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经济增长不该以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乃至于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代价。其实,网友们很少敢指望“工作四天休息三天”落实,但期待法定的节假日、带薪休假等落地却是应该的。而这些原本应该落实的休假没有做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过去长时间,乃至于现在还提倡过度奉献,恰恰给了用工者们理论武装,很多老板总觉得不加个班就对不住他。

  劳动光荣没错,但过度劳动对社会来说也是弊大于利。一者,过度的劳动是以透支身体为基础的,如同烟草带来的利润远不能弥补带给社会医疗资源的透支,过劳带来的疾病也是如此。这也是日本官方把“过劳”正式列为职业病,并且把“过劳死”写进法律的原因;二者,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扭转以牺牲社会环境和依赖人口红利发展的阶段。社会和企业就必须摒弃把人当机器从而压榨出利润的做法。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