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女官员雇凶打老母,须用事实让民众理性

2013年08月27日 15:08   来源:荆楚网   毛开云

  这两天,《河北辛集女政协常委骆彦君雇凶殴打88岁老母,天理难容!》的帖子在网上风传,到底是造谣还是确有其事,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调查给个说法。如果是造谣,在严打“大谣”的当下,必须严惩造谣者;如果不是造谣,对这种利令智昏、罔顾亲情、违法乱纪的人,必须法律伺候。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从帖子来看,发帖人只是一个事件的亲睹者,出于义愤而把知道的情况写了出来,不像是一个造谣者,而更像是一个懂孝敬、有良知、有责任的公民。要不,别人的家务事,发帖人何必要去“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呢?

  然而,当“女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女企业家会长、辛集市复明医院院长”等头衔,与“雇凶殴打88岁老母”联系在一起时,又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女政协常委难道尊老敬老的常识都不懂?难道人世间最伟大的亲情——母女情、姊妹情都不顾?难道没有一点起码的法律意识?

  但是,看了整个帖子和帖子后面的跟帖,“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网友不在少数,不少网友对这名女政协常委表达了出离愤怒,纷纷要求媒体和公众一同介入大声呼吁,帮助主持公道。

  因为“大谣”流行,“真理还在脚上,谣言已走遍天下”的教训实在太多;因为民怨沸腾,要求严惩伤天害理的殴打88岁老母凶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情势下,如何让民众保持理性,唯有用真相、用极具说服力的事实。而这个真相、这个事实,不是发帖人能够办到的,也不是民众所能办到的,只有相关部门尤其是司法机关介入,方能让真理回归真理,不让谣言传播一万次就变成真理。

  其实,民众最担心的一点是,假如真有其事,女政协常委完全可以凭借声望高、人脉广、权势足而指鹿为马,把黑的也说成白的,把事情“和谐”掉。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有点多,媒体上差不多都有这样的报道,一些地方的个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不是真正履职,而是利用这样的光环为非作歹、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蔑视法律。

  官方要管家务事,法官要断家务案。女政协常委的所作所为如果是真的,显然已经超出“家务事”的范畴,涉嫌违纪违法,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在公平正义比太阳还光辉喊得震天响的当下,没有特殊的公民、特殊的官员、特殊的党员、特殊的政协常委,任何人都不能横行霸道、践踏亲情、糟蹋法律。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