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保真:“中华民族”:地缘和血缘并存

2013年08月16日 10:39   来源:环球时报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舆论不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当时“中国是谁”的答案很清楚:是“中国各族人民”。谁属于中国,是根据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地缘原则决定的。当然地缘原则有些限制,如“阶级敌人”不属于“人民”,因此不清楚属不属于中国人民;境外生活的华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也被视为中国人民,但地位较模糊。

  人类学家费孝通1986年重新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后来又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华民族”概念由此开始复兴。1989年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转变、恢复“旧中国”的传统和吸引侨资的迫切需要,导致了民族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一些少数民族强化了民族认同,一些“民族领袖”扩大了发言权;“国学热”和拜炎黄等仿古意识被官方接纳,给“汉民族主义”的扩散打造了基础,“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等词汇到处出现。涉及海外华人的官方行为和公共舆论开始将所有华裔包含在“中华民族”概念内,无论其出生地、国籍、母语和自身认同。“全球华人”的杂志、节目连续诞生,复苏了全球炎黄子孙大家庭的神话。

  目前中国舆论里,中华民族的地缘和血缘意识并存。华裔人类学家翁爱华认为国家地缘逻辑和全球华人大团结的血缘逻辑存在根本矛盾,只是这个矛盾暂时被共同的经济利益缓解了。不过,政治体的非地缘化是全球现象。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有双重认同和多国居留权,另外出于经济利益或内部政治的考虑,越来越多国家将海外“侨民”纳入到政治民族内,给予其国籍和投票权。但国家地缘逻辑和血缘民族主义的相互冲突可能阻碍公民意识的发展。

  我们是否要提倡马戎教授主张的国家民族主义呢?我看未必。中国当下血缘民族主义和地缘民族主义是混合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等概念和中国主流民族主义已分不开,而这种混合与模糊有一定战略作用。虽然中国历史上有多元、多语言政治体的传统,但要把这些经验纳入民族意识的核心中,需要重新认识历史。而且,去掉血缘民族主义,纯粹地缘性的中国民族主义将面对“营销”的困难。

  公民社会不一定建立在国家民族主义基础上,统一意识形态和历史观并非公民认同的前提。在排斥不同意识形态和历史观念的社会,各种民间纠纷易被视为族群纠纷,导致不合理的反应。涉日舆论中,一些不同意见者易被贴上“汉奸”标签,就是典型例子。所以要建立公平可信、无禁区的公共舆论空间,理性讨论、共同回答“中国是谁”。在华所有居民应尽可能参与讨论。打造这一空间,才是政府、知识分子和社会的任务。▲(作者Pal Nyiri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