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神化“巴马长寿乡”

2013年08月12日 09:23   来源:荆楚网   庞青松

  与现任美国总统一字之差的“巴马”,是个地名,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如黛群山中,瑶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世界第五大长寿乡,每10万人中拥有30。98位百岁老人。许多在医学上已被宣判死期的肿瘤患者,朝圣般地集聚于巴马盘阳河畔的坡月、平安、长寿等村并长住下来。这些并不“盛产”癌症的村落,成了除肿瘤医院外癌症患者密度最高的地区。另有一些来此养生之群体,他们被统称为“候鸟人”。(8月11日 解放日报)

  看得出来,巴马这个长寿之乡已成了一些病患者心中的治病圣地,但个人以为,不要过于夸大巴马的治病功效,更不要将其神化。

  首先我们看看一些身患重症者把巴马奉为圣地的原因,原因其实很简单,巴马是世界第五大长寿乡,另据说,当地人几无肿瘤,多数老人无疾而终。人们依据这些现象总结出了所谓的“巴马疗法”,即到巴马百魔洞打水,吸氧,磁疗,或者聊天、打坐、练功、搓麻、吼两嗓子,或者发呆……匪夷所思的方法也被衍生出来,有人戴着手套,光着脚,在山坡上如狗般爬行,认为爬行中让内脏悬空,彼此抚摸,还能从地气中汲取能量;有人找一棵倒下的树,每天练走独木桥,相信意念的集中可驱除病魔;有一对夫妇,妻子罹患卵巢癌,因为在巴马的癌友中听说有人喝尿治疗,丈夫为说服妻子尝试,不惜自己当场喝尿……

  看得出来,一些人对于巴马已不是简单的崇拜,而是到了狂热的地步了。一些重症患者甚至声称自己在巴马放下了欲望,斗过了死神,病情得到明显减轻,获得了新生。“癌症患者中也不时传来好消息,被医生断定进入3个月生命倒计时的人,活过一年的比比皆是。”真有这样神奇的地方吗?

  其实,一个地方之所以有很多长寿者,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水土等方面的原因,还有生活习惯、方式、饮食、基因、心态等,或许巴马泉眼中的水真的普遍含锰、锌、硒等微量元素,PH值偏碱性,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呀。事实是这样的,“原住民很少在那口泉眼打水。百魔洞,以前也只是瑶族乡亲们回家的通道而已。”也就是说,患者们喝的水,吸的氧,并非原住民所依赖的东西。还有人到长寿村考察后得出结论:长寿秘诀居然就是生活简单,没有奢望。

  我们承认,水土、空气等外部环境对人的身体状况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毕竟是外因,而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在巴马,也许有的病患者的病情的确得到了缓解,但这种缓解难道与在此之前的手术、药物无关吗?这种缓解在其他地方就不可能实现吗?事实上,在巴马,也还有一些人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候鸟人”公益组织“蓝色纽带”的核心人物崔学东做过一粗略统计,来这里的患者,10人中平均有6人留下来,他坦言:“你看到的都是留下来的,都是正面、积极的案例,但实际上无效离开的绝对人数也不小。”这个统计比较客观,至少表明巴马的水、空气并不能包治百病。

  面对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向巴马这一现象,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前往巴马实地考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剖发生在巴马的种种现象,用准确事例和数据去分析患者在巴马的治疗情况,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要注意:不要让巴马的治病功效在口口相传中被神化。如果巴马的治病功效经得住科学的检验,那就应用科学的方式予以开发,以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如果经不住科学的检验,就应采取措施还那里的一片宁静。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