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才:社会舆论应对涉网外企提要求

2013年08月02日 08:21   来源:环球时报   

  继华为之后,联想电脑也成为美国等国家“安全壁垒”下的受害者。然而,真正对别国信息安全构成伤害的一些美国企业却依然在中国悠然自在。即便是在斯诺登事件发生一个月之后,中国舆论对斯诺登的命运给予高度关怀,对于直接协助美国安全部门的相关企业竟然至今没有抗议的声音。这或许是因为人们无法割舍甚至难以离开微软、谷歌产品,但唯其如此,更应该对这些涉网外企提出安全要求。

  从斯诺登事件显露的信息看,美国的一系列监听和窃密活动大多通过其业务遍及全球的涉网企业实施,其中就包括微软、谷歌、雅虎、脸谱、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与美国安全部门订立“可信合作伙伴计划”的科技、金融和制造业企业更达上千家,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进入我国网络领域。

  这些涉网美企在美国国家安全项目中发挥的不外乎谍报作用、途径和平台作用以及渗透作用等。然而,不少中国网民接受甚至欢迎它们的存在,却感受不到它们的威胁。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具有全民性,由于通讯、金融、交通等各种社会服务网络化,个人的身份、账号、密码、所在位置、网络通讯信息都在网上留下印迹,如何确保涉网企业不刻意收集、留存和扩散相关信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安全利益。

  一些人偏好使用网络带来的便捷性,而无视其危险性,即便是自己使用的网络工具被揭穿真实面目,也因为长期网络依赖带来的“黏性”,对其欲罢不能,带着侥幸心理或无所谓的态度继续使用,更谈不上有所抗议。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使用各种软硬件设备时,缺乏预见性,或者吝于更换设备带来的巨大投入,对已经揭示出的危险得过且过。结果,从个人到集体,从普通网民到大众传媒,人人都乐见美国政府出丑,却鲜有针对美国政府帮手的涉网外企的谴责、抗议。这种从普通人到精英阶层的熟视无睹,不仅反映出国民缺少网络安全意识,更缺少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公民意识。

  维护中国互联网安全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依法管理,但这种管理在一种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氛围下能有多大效果?很难说。在这方面,现代媒体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前线,要主动引导社会关注切身安全利益,严格监督针对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信息违法行为,真正起到针对涉网威胁的预警和舆论导向作用。中国的媒体和网民应该像对待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广泛参与和行动起来,建立对涉网外企的舆论和市场监督。▲(作者是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