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未成年男女敢于尝吃“禁果”

2013年07月15日 07:14   来源:红网   周成洋

  乐乐的母亲发现女儿最近胖了很多,以为是便秘等疾病,便带乐乐到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做检查,结果女儿竟然怀有7个月的身孕。乐乐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匆匆从外地返回。年仅14岁的乐乐无法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心痛。(7月12日《齐鲁晚报》)

  基于传统性道德的约束,中国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但在实际生活中婚前性行为却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未婚母亲和非婚生子女增多又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尤其是日趋增多的未成年女性怀孕、堕胎、产子等现象更是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从几年前的骇人听闻到现在的见怪不怪,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未成年男女堕入“禁地’,尝吃禁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接收的信息量逐渐增大,其中有很多是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因子,可是随着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的交换共享变得更加频繁,纵使人们知道一些信息不适宜未成年群体接触,却也禁而不止。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的未成年男女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探索的兴趣,对于未知领域尤其是“禁忌之谈”更是想深入挖掘进行体验。通过相关搜索引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些成人电影片段,其中描写两性性接触的画面更是不堪入目。近年来未成年男女性早熟的趋势也呈年幼化方向发展,初中群体男性多有看过成人电影的经历,甚至一些小学生也会背着家长寻找“情色之谜”的答案。

  当前社会普及性价值、性道德教育进程任重维艰。因为“性”本是人们的隐私之密,禁忌之言,是两个人最深处的交流,而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性”更是难以启齿,更不可与人说的秘密。这也就给更多的未成年少男少女掉入“深渊”埋下了伏笔,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性”,而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渲染以及自身性成熟的提前,“性”所带来的一连串问题也提前摆在了他们面前,而家长因为自身的威严又因为习惯性地认为孩子幼小,便产生“不适宜说,不必说”的想法,无法为孩子答疑解惑,不能从正途获取答案的孩子必然陷入歪路的陷阱中去,不可自拔。

  作为未成年长期教育培养的地方——学校,在未成年发展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方,事实上性教育在学校的推行和改革的声音早就有了,但是难见成效,或者说推进的进度和改革的步伐赶不上未成年逐渐“沉沦”的速度。心理学专家大谈特谈未成年群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缺陷和病症,教育专家大讲特讲未成年性教育的措施教案,学生成为了专家口下的实践产物结果却是惨淡收场,时至今日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成功案例,以便学习和推广。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第一,在学校老师应当深入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学校心理咨询室应当服务上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不是让害羞腼腆的学生自己诉说心理问题;第二,在家里父母应当潜移默化地告知孩子性知识,当孩子表现出对相关知识信息感兴趣时,切不可逃避躲闪,应当自然回答,消除孩子的疑惑;第三,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多开展与学校或者自发性的针对未成年群体的交流活动,尤其是让未成年男女经常接触,多参与慈善、劳动、服务等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让异性间对彼此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