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的大陆电影总票房突破170亿元,而国产的800余部电影中,仅200余部登上银幕,剩下的近600部电影悄然埋没,其中艺术电影占了多数。即使幸运上映,艺术电影往往在排片表上坚持不了两天,被业内称为“市场一日游”。(7月3日《东方早报》)
“国产电影四分之三无缘银幕 文艺片成三无产品”是一个真实的现象,但其中的诸多反常恐怕不是电影人也能看得出,这让包括电影人在内的人士开始了反思。或许,这是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成立的重要诱因。电影《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的导演杨瑾自称,“我妈都不愿看我的电影”,进而说,艺术电影就是“三无产品”——没有明星、没能力做很好的广告宣传、没法跟人家保证这个故事多长时间有一个笑点。
文艺片何以无市场,无缘登上银幕?是公众的欣赏能力出了问题还是生不逢时?或者说是文艺片本身质量有问题和社会大环境使然?这当然有待进一步探索,不过,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在第16届上海电影节期间提出“为何中国电影如此商业化”的观点值得重视:“在中国这些天里,我有了这样的印象,有很多年轻的导演希望自己能够拍大片,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中票房的压力比创作好的艺术作品的压力更大。在我看来,中国应该保护和注重电影在艺术上的成长。”换句话说,商业化的严重裹胁,日益侵蚀着文艺片的空间,而导演们“票房压力比艺术压力大”的纠结,直接促使文艺片生存空间的逼仄。
这让笔者想到了多年前有关电影是艺术还是工业的争论。当时,有人认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电影的艺术是为商业服务的艺术,电影的艺术要为商业服务,而有的人则认为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更认为把电影首先当成一门工业的电影观念是一种商品拜物教的电影观念。现在,争议的声音不能说没有,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直接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而是把商业当作了唯一选择,甚至把票房当作了电影成败的唯一评价标准。这不仅导致“文艺片成三无产品”,更制造了背离平民的高票房和“叫好不叫座”、“越骂票房越高”的怪象。
事实上,笔者以为,艺术片=“三无产品”更像是戏弄和讽刺,而“文艺片成三无产品”现象终有倒塌的一天。这当然需要电影人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消费社会中,市场法则越来越霸道,电影业当然不例外,制作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做出听从市场召唤的选择——媚俗、低劣的作品一一出现,而电影的艺术性早已被熟视无睹,更要命的是,如果坚持艺术选择和文艺路线,就可能面临被市场和公众拒绝的命运。对这种现象,笔者以为,我们应有反思和纠偏的自省意识,不能总把反常当正常。一个拒绝了电影艺术的市场是不可能强大的,能赢得公众一时但不可能永远赢得公众青睐。
学者尹鸿认为,中国电影与欧美电影相比,还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在商业诉求上显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某些商业电影过度依赖明星资源,过度依赖商业炒作,过度依赖暴力情色,过度依赖插科打诨,难免出现叫座不叫好、养眼不养心、雅俗不共赏等负面现象。而结合“国产电影四分之三无缘银幕 文艺片成三无产品”,笔者以为,就不应仅仅满足于一时的票房攫取,要有长远眼光和追求,回到艺术压力比票房压力大的正常轨道,这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负责,更是对公众的负责。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