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大学生陈某骑车撞到了82岁的太婆,送去医院后花光了身上的钱。面对家属继续治疗的要求,他突然在激动之下持刀劫持医生,最终因涉嫌绑架被警方立案。这件事情发生后,引起了不少议论,法律人士则表示尽管陈某值得同情,但确实“犯了罪”。(5月20日《武汉晚报》)
回顾目前已有的媒体报道,陈某的举动的确十分出人意料。因为撞人而送医,又因为送医而去绑架,这样的转折太过戏剧性。我们关注这一案件,好奇于陈某的过激举动,到底应该把反思的角度立足于何处?
有很多人认为,陈某持刀绑架,源自于家属在医药费上“狮子大开口”,把一个穷学生逼到“无路可走”。他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来自于5月19日第一天新闻报道中的这么一个细节:“目击者说:‘听说索赔数额是30万元,这个大学生可能是被吓到了,劫持人质的时候还在大笑,精神有些不正常’”。但在后来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索赔30万元”却逐渐演绎成了一个“既成事实”,成为影响陈某犯罪的主要因素。
那么,“索赔30万元”是否真有其事呢?这在昨日另一篇报道中有了答案。记者分别向太婆的家属、民警求证,并无这么一说。当然,核实过程还缺了关键一方——陈某本人,可相比较围观群众的话而言,当事方和警方的信息无疑更接近事实,更有可信度。这说明,“索赔30万”很大程度上是误听误传;就常识而言,围观路人也很难真的深入到涉事双方的纠纷之中。何况,一位八旬太婆手腕骨折,也不可能需要这么多钱去治疗。因此,如果“索赔30万元”是不成立的,陈某受到逼迫才挟持人质的非自主性也就大大消解。那些针对太婆一家“趁火打劫”、“道德沦落”的批评,自然也就成了无的放矢。
在某件事情上,人们的同情心或许容易一时受到各种小道消息的影响。不过为何这种同情犯罪者、主动相信并放大犯罪者属于被逼无奈的传言与细节,成了一种普遍心态?这种普遍不仅体现在发表意见的数量上,也体现在对当事双方谁是“弱者”的判断和定义上。比如说在“撞倒老人”的叙事当中,受伤老人更容易成为陷害者或者不知感恩的人,肇事者反而成了需要同情的人。把这个模式套到陈某身上,陈某便成了遭遇讹钱应对失当的可怜学生。大批信息阅读者由此完全忽视了当事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沟通不畅及其他偶发因素,一味地使这个案件再次为社会道德滑坡添加新注脚。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怎么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调节精神、心理压力,预防行为失控,很大程度上需要每个个体独自去面对;怎么在一个公共事件发生后生发出符合法治原则、利于积极自我修补的舆论氛围,则需要社会的所有成员去共同努力。我想,这可能是陈某的行为最该带给我们的思考。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