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女子在深圳地铁站电梯里大解”的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画面中一名女子就地大便,男伴在身旁守候,事后两人留下一摊秽物离开。深圳地铁三号线公司证实视频属实。很多网友对此行为表示谴责。(5月5日中国青年网)
女子及其守候男伴当责:一是视频中的女子在笑,没有窘迫和难堪,没有心理煎熬和折磨,从容坦然,不以为羞,有的是无人之境的松弛;二是事后没有进行必要的清理。不用说人,就是宠物的便溺也必须清理。三是守候男子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异议,没有耻感的撕扯与纠结。特殊情形下,肠胃确有突发的不可控,但从“方便姐”的从容看,这一概率几乎没有。这应当就是一例不雅甚至无良的丑行,糟践的就是公共精神。
然而,面对地铁“方便姐”,众多网友却并未整齐呵责,原因在于,深圳地铁三号线高架段的16个车站,一律没有设置洗手间。于是,在人性化设施的巨大缺失面前,“方便姐”竟至于获得不少宽恕。而在为“方便姐”找借口后,不少网友更是将令人恶心的行为弃之一侧,将矛头对准了公共设施的缺失。不该倾斜的舆论天平就此倾斜。
地铁公司高姓负责人称,公司已陆续与地铁站旁的商场物业协商,通过为商户开通出口,商家允许乘客使用厕所。乘客遇到紧急状况,也可联系车站工作人员,会尽量提供指引等。这一无奈之举烦扰太大:去商场一个来回,耗时定然大增;进了商场要“找”,联系车站工作人员提供指引,又多一“找”。这么一来,误了车次不说,“内急”加剧的尴尬不难想像。
与默许工地旁、围墙边、树丛地带的便溺行为相比,公众对于公共空间随地便溺的容忍度,近来有上升趋势。原因简单:公共设施内,庞大的建筑空间,竟至于时常侵占“私人化”和“秘密化”空间,甚至将其从公共领域排挤出去。公共空间有太多的“大手笔”过于“粗犷”,对人性化的“小节”过于忽略不计。深圳地铁三号线高架段的16个车站,一律没有洗手间,听来匪夷所思:这么大的设计漏洞,真不知道当时是怎样过关的。
自今年3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其中,对“随地吐痰、便溺”等十种不文明行为予以规定,并依法按最高额度进行处罚。此前,深圳曾进行了3轮民意调查,举行了4轮论证会。不禁要问:这个“民意调查”与“听证会”,是否确以真实的舆情生态为前提?对公共设施硬件及管理的考量是否全面细致?如此大范围的文明布控,是否虑及哪一些区域实难避免窘境的出现?应当出台什么预防及补救措施?以处罚随地“便溺”为例,处罚的前提为便溺者视近在眼前的卫生间为无物,而内急了半天楞是找不到卫生间的就地解决,怎么罚?罚款能让人心服口服?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