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延延
在今天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遭受挫折、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的人越来越多已不可避免。个人如何面对挫折,全社会如何对待失败者,实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对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只是增加了他们对世界的怨恨。如果他还年轻,可能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破罐破摔”,于是更多的失败会扑向他,他真的成了“货真价实”的失败者。更多的人可能变得谨小慎微,他们不再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忽视了自己特有的才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在他的一生中有可能出现的精彩。
失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先说一个例子吧。这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次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到美国拜访爱因斯坦,劝他回到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量子力学上。但爱因斯坦拒绝了,他对波尔说,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也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他说,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我已经有点名气了,浪费一点时间没有关系。
这个回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55年4月17日是星期日,爱因斯坦从普林斯顿医院的病榻上坐起来,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计算。他以特有的干净利落的笔迹,写下了一行又一行的符号。他整理了一些数字,然后把工作放在一边休息了。几小时后,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去世了。他的床边放着他最后的,也是失败的一项努力,即创造自己的“统一场理论”——对于宇宙中所有已知力量的一项单一的、条理清晰的解释。也许有人会说,举爱因斯坦的例子太没有普遍性了,他是20世纪最聪明的人,并且他的失败是在他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这是平庸者的典型态度,他们不知道,爱因斯坦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曾经遭遇到许多挫折,这些挫折甚至从他儿童时代就开始试图打败他了,而他就是在打败一个个挫折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成功的。
我想,“失败乃成功之母”绝非仅仅是励志之言,它确实包含着成功的本质。难道一次次失败不就是在暗示你潜在的成功道路吗?它们在提醒你,应当转换思路再试一试。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公开承认失败,决不掩盖错误,这样我们才会找到成功的道路,并真正成熟起来。
人们常以自己没有天赋而逃避失败的责任,我们都过于崇尚天赋了,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并且,仅凭天赋也是无法达到顶峰的,它或许能引领你前往顶峰的路,但还是需要你一步一步地去“攀爬”。这里勇气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它让你能不顾一切地“攀爬”,如果你只靠天赋,疏于“攀爬”,你最多只能做到二流。一个不可救药的失败者是怕输而不肯再努力的人,如果一个人能从挫折中变得清醒,对自我的评价更“贴近真实”,挫折的令人沮丧的一面就会败下阵来。阅读天才人物的经历,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坚持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吗?
“爱自己的挫折”,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如是说。 “存在是丰富的,因为它包括挫折。挫折使人从昏迷变为清醒,从骄奢变为踏实。挫折刺痛了我的神经,激活了我体内那些已经沉睡和即将沉睡的一切,重新赢得躯体与灵魂的活泼。挫折的时刻,我的整个思想才贴近大地、贴近真实、贴近人间,不再滑动于浮华的表面,生活于假象之中。一想起挫折,我就有无数的话要说,挫折比成功带给我更多结实的语言与哲学。我要感谢挫折,感谢它在我的生命流程中投下精彩的大波澜”。这段话道尽了“失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中的哲理。
如果说“个人如何面对挫折”,是勇气、坚持和善于反省的问题,那么“全社会如何对待失败者”则是善待和体谅的问题。联想到在伦敦奥运会进行期间,我国媒体和民众关于竞技体育的理念有了一丝“柔和”的色彩,媒体的报道改变了把镜头只对准金牌得主的积习,也对准了“银牌”、“铜牌”得主,甚至更后名次的运动员。在今天金钱觊觎一切人类活动领域的严峻形势下,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的这一“微光”值得我们珍惜。后来英国《独立报》呼吁伦敦奥运会必须争取留下比巧妙重新利用场馆更伟大的遗产。它应当让孩子们只为健康和快乐从事体育运动,让残疾人获得力量并得到接纳,让英国支持和关爱生活中的“失败者”。我们应当将这一“微光”发扬光大,它就是社会给予个人的“正能量”。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