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唱国歌维权争的不止是收入分配

2013年03月19日 08:03   来源:红网   王垚烽

  3月15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发生一起数百名教师集体维权事件,一度至少有300名教师聚集在该校一处校门高唱国歌,引发学校内外一片哗然。据悉,导火索为校领导层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审议稿),该实施方案被指对一线教职工存有严重歧视而更倾向于行政人员,“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应有尊重”。(3月18日《南方都市报》)

  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都是备受尊敬的职业,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可如今,重庆工商大学的教师们却也不得不加入“维权”行列,这正印证了那句话,“在缺少公正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弱者,都是潜在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难怪在舆论场上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从表面上看,此番重庆工商大学教师的集体维权,为的是反抗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毕竟,国家标准早就明确,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正处级,副教授相当于副处级,凭啥到了重庆工商大学,正教授的薪酬就仅比正科高1000多元,甚至远远低于副处呢?但往深里细究,这其实还反映出一个到底是“行政人员治校”还是“教授治校”的道路、理念冲突问题。

  近些年,伴随着中国大学的整体性衰落,“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已经显露无余,而“教授治校”的呼声则越来越高。从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的表态,到南科大对“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坚持探索,“教授治校”越来越被公认为高校改革的方向。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重大事务“谁做主”的问题,更涉及“如何决定”的程序议题。相对来说,“行政人员治校”更习惯通过“一级听一级”的行政命令方式下达决定,哪怕这些决定存在严重失误和不公,而后者则更倾向于民主决策。

  从重庆工商大学这次的“绩效方案风波”看,无论是方案制定初期“每个系分发一本,没有电子版,也不让复印”的刻意神秘,还是表决时校方领导“在工作人员统计尚未结束之际,即宣布该实施方案获得通过”的程序不当,以及教职工代表70%是处长或副处长,接近40人的代表团中只有4名一线教师代表的“席位不公”,均表明该校管理层更偏爱行政主导的“治校模式”。这其中既有管理惯性和权力恋栈的原因,也与时下的教育大环境有关。

  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教师们身体力行的维权抗争,更离不开制度层面的“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日前在谈及转变政府职能时说,“社会可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我想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因为要想实现“教授治校”,首先必须教育部门向高校放权。如果高校不能自治,还得应付没完没了的教学评估,那么高校行政人员势必继续大有用武之地,收入、地位高于教授也便不足为奇。问题是,这些“比触动灵魂还要难”的利益改革,究竟应该由谁主导?动力又在哪里呢?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