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医院“生意兴隆”,群众就得病病怏怏

2013年02月18日 07:35   来源:红网   毕文章

  “浏阳某医院内出现‘生意兴隆’、‘开业大吉’等横幅,顿时无语了!”2月16日,网友“新岛”在浏阳每家每户论坛发帖,引发了不少网友“扔板砖”。(2月17日《潇湘晨报》)

  某些部门、单位送去祝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没在意送去了“生意兴隆”的横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作为医院方面没能严格把关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不靠谱啦。最可气的是,医院方面说当时已经发现不妥,但当场撕下也不太好,事后赶紧撤掉了。这真是瞪着眼睛说瞎话,简直就是在狡辩。如果不是网友发帖,你们还不知道要让这样雷人的条幅挂多久呢?

  这样的事情并非绝无仅有,去年年底,广东湛江吴川市人民医院挂出大条幅庆祝医院2012年住院病人突破4万人次。有网友发表微博并质疑医德何在,并引来众多网友的评论。酒店、商店、旅店要是悬挂类似的祝贺条幅,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医者父母心,医院挂这样的条幅就是明显有悖救死扶伤宗旨,就必然会受到群众的唾弃。假如这样的条幅要是挂到殡仪馆里,你们说,大家会不会骂娘呢?

  有网友爆料,两年前杭州某医院挂的对联,上联为“生意火红红四海”,下联是“财运兴旺旺九州”。什么乱七八糟的?说白了,医院已经变成了赚钱机器。有些医院简直就是银元当眼镜——向钱看,患者进去不死也得扒层皮。患者得了头疼脑热,也得检查五脏六腑,也得被迫去做各种化验。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呢?小病大治是不良医院敛财的撒手锏,患者就是砧板上的肉,任凭医护人员宰割。医改搞了这么多次,这么多年,老百姓依然是看病难,看病贵,这真是岂有此理,不可思议。试问。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何时才能建成小康社会呢?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