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厉害若非铁证如山,何不让“善”多行一步

2013年02月07日 14:42   来源:华声在线   知风

  1月4日发生在兰考的一场大火将“中国式好人”袁厉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名24年来收养了超过100名弃婴的农村妇女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据《人物》杂志报道,袁厉害不仅将收养孩子分成不同等级区别对待,而且还为自己和家人自建或购买过超过20套住宅。(2月6日《燕赵都市报》)

  这出“反转剧”令人猝不及防。原来,袁厉害压根就不是“好人”,而是“劣迹斑斑”。《人物》杂志也干脆把袁厉害成为“厉害女士”,可见立场之鲜明。作为媒体的基本职责,理应客观公正,立足于事实真相而无需顺应“正能量”的渲染。因此,《人物》杂志“上演”的这出“反转剧”,虽然于“杂志”而言,必定带来极大的“收视率”,但只要能用完整的事实作依据,严密的逻辑作推理,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也就无需揣摩它的其他目的了。反之,在这个功利无比的年代,需要媒体用各类正能量的报道,顺应公众的内心召唤,以证明这个时代良知未灭,甚至世界充满爱的道德“救赎”时刻,若非铁证如山,何不让“善”多行一步——尽管,“反转剧”更能吸引观众。

  一个月前,《新华网》发文《没人有资格对袁厉害说三道四》。文中强调“批着外表颐指气使容易,身体力行却相当不容易。我们谁都没资格对袁厉害说三道四”。这至少肯定了首先“要好好想想儿童福利体制性缺陷,尽快确立儿童福利的概念”的迫切性,认识到“体制性缺陷会永远存在,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人’来补缺”的不争事实”。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用事实真相来颠覆袁厉害这个“中国式好人”,但要“颠覆”这种已经形成的“正能量”,是要拿出无懈可击的事实依据,并证明其因果关系,才能让人“恍然大悟”。而不应该“颠覆了公众对袁厉害此前的印象,却又有点语焉不详”。事实上,“报道在下结论的地方却又有些凭空臆测成分”。《人物》杂志的通篇报道,在写法充满了暗示性,却又没有给出相关证据。更重要的是,报道所收罗的关于袁厉害“劣迹”,究竟与她的“行善”之间能形成什么关联?

  对此,有评论认为:报道即便属实,其实也无碍于袁厉害的善举、无损袁厉害的形象。存善念、行善举,袁厉害收养百余名弃婴,这是不争的事实。谁也无权规定,做善事必须一贫如洗,袁厉害的房产与收养弃婴是两码事。不少人总认为一个人做好事就不能讲回报,行善举就得大公无私,越穷越光荣,越贫瘠越能占据道德高地,这是一种误读。再说,袁厉害做生意,乃至于运用名声帮人讨债、协调纠纷,何罪之有?至于她与当地政府部门存在互助默契,只要不违法也无可厚非。

  那么,在证据不足,或者说罗列的“证据”还无法否定袁厉害的善举的情况下,急于扳倒一个有着弥补儿童福利体制性缺陷作用的,能反衬出当地相关部门不作为的“人物”,除了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外,几乎看不出什么积极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毕竟是关于一个儿童福利体制性缺陷,并促使尽快确立儿童福利概念的契机。颠覆袁厉害这个“中国式好人”,不仅有关其本人的声誉,而是可能会因此失去制度自咎,因而使得制度完善的机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