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资本输出改变投资收益逆差格局

2013年02月04日 07: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曹水水

  日前披露的2012年国际收支情况显示,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为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且除第一季度外均呈现逆差,而2011年为顺差1861亿美元,引发一些人对资本流出的担忧。其实,这是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的纠偏,无须过虑。当前,应利用经常项目盈余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勇敢走出去。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极不对称,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严重滞后于FDI。这导致我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但投资收益竟是逆差。截至2012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净债权为1.8万亿美元,而2012年收益项目为逆差23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走出去与引进来结构不匹配。我国对外投资以公共部门主导的债权投资为主,投资收益较低,在3%左右,而FDI以股权投资为主,投资收益高达6%左右。

  应该看到,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后,如果经常项目顺差,必然形成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虽然目前贸易顺差足以弥补投资收益逆差,但在产能过剩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加快资本走出去显得比较紧迫。

  一方面,受全球经济放缓、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产能过剩矛盾激化,成为压制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加快资本走出去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未来养老金支付面临较大挑战。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为很长时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另据测算,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到1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较大的对外资本存量产生的投资收益将成为养老金、财政赤字的重要来源。

  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目前贸易盈余仍然较大的有利时机,加快资本走出去。

  首先,必须意识到鼓励实施资本“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意义。随着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变化,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资源,完成 “出口大国”向“投资强国”的角色转变。

  其次,对外投资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应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竞争力为切入点,提升海外投资的战略意义和效益。在地域上,选择要素禀赋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如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时点上,需要与国内发展阶段相契合。如国内劳动力成本较快上升阶段,对外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当重工业逐渐面临资源、能源瓶颈时,对外投资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最后,产业资本应与金融资本结合。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离不开国内金融资本的支持。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程度、服务能力尚不足以支持产业资本在海外扩张,无法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需要迫切解决。此前,国家外汇局专门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既为我国金融资本帮助企业走出去作了重要尝试,又有利于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和保值增值。这样的探索应该更大力度推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