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深水区”仍须“摸着石头过河”

2013年01月25日 08:36   来源:光明日报   完颜平

  近日,多次听专家学者作报告,有的在解读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把“深水区”从“河”移向了“海”。有的干脆认为,中国的改革已从“海”漂向了“洋”,浪高水深,“已经摸不着石头”。笔者以为,这样说有些立不住。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的形象描述。一般可以理解为,“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是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奋斗过程,“石头”是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或“实现形式”,“摸”是不断探索。我们没有现成的路,更没有插好的“路标”,只有摸到一块“石头”,再迈步,才能既不裹足不前,又不盲目冒进。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中国能在世界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破浪前进,不能不说“摸着石头过河”是重要的一条经验。这也是我们的道路自信。

  静心思考,今天“摸着石头过河”过时了吗?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必须搞清楚。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只是进入了“深水区”,或是说到了“河中心”,但并没有到“河”的对岸,更不能说已经过了“河”,也就是还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深刻阐述,这是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的“总依据”。把进入“深水区”混同于进入“深海沟”,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基本阶段的误判,同时也混淆了改革需要走向海洋、放眼世界与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两者不同的概念。

  问题的关键在于“想不想摸”和“怎么摸”。只要突破藩篱、改进方式、大胆探索,“总能摸得着”。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事实上,越是到了“深水区”,越是拓展新领域,越是风险大,越要“摸着石头过”。走回头路不行,站在原有的“石头”上观望不行,没有摸到下一块“石头”就急着“出脚”也不行。当然,在“深水区摸石头”环境更为复杂,困难更多,风险更大。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把深水区的“石头”摸准了,“站上去”,才能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面对风险,我们唯有定力在胸,把好方向,正确决策,“趟深水,涉险滩”,方能走向胜利的彼岸。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