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李娜横扫莎娃进澳网决赛 网友:娜姐加油!

2013年01月25日 09:20   来源:华声在线   

  [导读]2013年澳网首场女单半决赛,金花一姐李娜迎战2号种子莎拉波娃,结果她全场比赛表现出色,最终6-2/6-2完胜对手,送给对手赛季首败的同时结束此前对其的4连败,继2011年之后再次闯进澳网争冠战!李娜进澳网决赛中的对手将是卫冕冠军阿扎伦卡。恭喜娜姐!李娜加油!

  [新闻观察]

  放平心态 冠军就有戏

  文/赵婷

  相比莎拉波娃,李娜在决赛中的对手阿扎伦卡将更难对付。

  李娜和阿扎伦卡一共交手9次,李娜4胜5负略微落后。双方最近一次交手是去年的年终总决赛,当时阿扎伦卡以7∶6、6∶3直落两盘击败李娜。双方在硬地场交手7次,李娜3胜4负不占优势,而且李娜上一次击败阿扎伦卡已是2011年澳网的事了。两年之后阿扎伦卡已经是世界第一,并且比之前更强大,此番娜姐取胜难度不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阿扎伦卡的心态不稳,这或许是她的最大弱点。她对小威屡战屡败有一层心理障碍,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她在第二盘局势棘手的情况下祭出了伤病医疗这个拖时间的办法,反映了其急躁的心理。与之相反,李娜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心态平稳,并且进了决赛后完全可以轻装上阵,压力都在有大把积分要保卫的卫冕冠军阿扎伦卡这边,所以明天的决战李娜并非没有机会。

  最新的赔率也证明了李娜正在被世界重视。晋级决赛后,李娜的夺冠赔率从1赔10下降到了1赔2.38,李娜的神勇发挥让她的夺冠赔率和夺冠呼声最高的头号种子阿扎伦卡相差不大。阿扎伦卡夺冠赔率为1赔1.57,虽然李娜依然处于弱势,但比起对阵莎娃时3倍于对手的赔率,可以说娜姐终于以事实证明了自己也是热门。

  无论如何,30岁的娜姐在一路走来一路被看低的情况下最终杀入决赛,她的顽强和努力球迷们都看在眼里。无论最终是捧起奖杯还是只拿到一个银盘,李娜都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所以就像她所说,球迷也别忧心忡忡,享受网球吧。

  [微言大义]

  @彬凝暮紫:今年澳网一直有看,娜姐变化很大很让让人振奋,期待有更好的表现!娜姐加油!

  @酒便利:李娜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半决赛中表现出色,顺利晋级澳网决赛。在先前的一次赛后采访中,李娜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喝些酒解闷。她还坦然地告诉媒体:“我本来就喝酒,没有什么不可以写的。”如此坦然的李娜,我们怎么能不支持她呢?

  @重庆大都会广场:“我觉得可能中国人太没有自信了,所以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可以做到,但是今天一旦有人做到,他们就会觉得,原来她可以做到,所以我也可以做到。”Morning Friday!

  @House大乖:明日澳网女单决赛,李娜VS阿扎伦卡。两人同处职业巅峰期,论技术各有特点。阿扎伦卡快速凶狠,李娜灵活底线技术好。虽说近期交战均是李娜告负,但在澳网决赛的赛场上,比得不单是技术,还要看心理。李娜是唯一让我欣赏的中国运动员,希望她再次夺得大满贯奖杯。李娜,你的比赛对我有特殊意义,加油!

  @人可老:欣赏李娜的球技,更欣赏李娜的大气、豪情和诙谐。法网夺冠和昨天澳网半决赛胜利后的接受采访,那自如、那轻松、那幽默,每一句回答都赢得观众一阵阵由衷的笑声。李娜身上的特质恰恰是中国运动员普遍缺少的。

  @不再是学弟:李娜法网夺冠后一度状态不佳,有失水平,现在感觉自信的她又回来了,预祝李娜再一次夺冠!

  @Australia-Xuan:恭喜李娜再次杀进澳网决赛,也祝愿娜姐再次圆梦大满贯冠军。相信李娜在澳网的出色表现也将再次掀起国内网球热。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假如李娜没有退役    2015年06月08日
  • ·李娜凭什么“被拉拢”当官?    2014年11月03日
  • ·这些年,李娜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2014年09月23日
  • ·李娜的神话实至名归    2014年09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