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李娜的神话实至名归

2014年09月22日 08:59   来源:中国网   郭喜林

  众所周知,哪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都很有限,都会有伤病困扰,都会以为年龄等原因从赛场上退役下来。这都属于正常范围,所以,大家不必为李娜的腿与不退而担心。关键在于她本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必定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是第一位的;关键在于她自己的选择,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强加于她。

  据大河报9月19日报道,武汉网球公开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即将开赛,网坛一姐李娜(右图)将在家门口迎来WTA顶级赛事。但昨日,网上突然传出李娜将退出这两项比赛并就此退役的消息。截至本报发稿前,李娜本人迟迟没有就此发声,虽然武网与中网的组委会均否认李娜退赛,但暗示其存在伤退的可能。今天,武汉网球公开赛资格赛将拉开战幕,正赛的抽签仪式也将进行。作为休战后的复出首秀,武汉姑娘李娜在家门口能走多远,会不会提前遭遇世界第一小威,都是众多球迷近来关注的焦点。然而,昨日网上却突然传出李娜将退出武网比赛并就此退役的消息,大大震动了中国体坛。

  然而,网球体育比赛与一个运动运的身心健康和生命相比,比赛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必要为此而大惊小怪,人们应当将心比心,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虽然在家门口的比赛很重要,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阴晴圆缺。一个运动员的伤病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种现象;一个运动员的真正价值应当是他曾经做过这样的巨大努力和突破;一个运动员的生命力在于她曾经创造过生闷气既没有,而不在于他或她如何退役和什么时间退役;一个运动员对于某项体育的贡献如果能够让过任何世界永远铭记在心,那就足够有分量了,别的事情就不怎么重要了。

  如果说重要的话,那应该是如果李娜退役了,应该是她选择以怎样的方式继续为中国的网球事业做出培养新人的贡献。而绝不是在她伤病不断复发、疼痛难忍的节骨眼上苛求她如何继续参加网球比赛。真的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一个运动员为了大家的面子而使她在赛场上出现意外和尴尬,倒不如让她体面地选择自己所应作出的选择。也正如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标题所说的那样——“退或是不退,姐都是传说”。因为,世人可以作证,市里那位中国网球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尊重与认可,是李娜破天荒地为中国赢得了网球公开赛的冠军荣誉。在之前,中国网球在国际网球舞台上属于零,是她通过努力,打破了中国网球历史上林的突破,是李娜为中国赢得了自信与信心。这些,应该都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所以,如果李娜做出退役的选择,李娜的铁杆球迷们绝不应当唏嘘不已,而应当尊重她的慎重选择与坚定不移的最后决策。

  说实话,说道让李娜退役,她比我们任何人都伤心;说实话,如果不得已而做出退役的选择,那是万般无奈的抉择,绝不是她不想继续在网球赛场上拼搏。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大家给她一个理解与支持,比让她面强上场比赛要更理智和光彩;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被理解是心与心的交换;因此,关键时刻的理解比她得到多少万奖金都重要;因此,大家更没有必要八家门口的网球比赛看得比李娜本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还重要。

  过去的李娜,在网球运动场上没有偷过懒;过去的李娜,可能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她退役之后,相信她会更加明白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哲理;相信当她退役之后,她会不断反省自己的过去,她会更加自信地为自己选择以后的发展道路;相信她会更加出色地为中国的网球事业不遗余力地做出更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相信她会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让她过去的球迷们更加喜欢永远属于她率真与坦诚。然而,我们更希望当她退役之后,仍然能演绎出新的网球神话故事。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假如李娜没有退役    2015年06月08日
  • ·李娜凭什么“被拉拢”当官?    2014年11月03日
  • ·这些年,李娜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2014年09月23日
  • ·喜爱李娜包括尊重她的离别    2014年09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