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够呛,本以为会变瘦,结果体重反而一路飙升。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原因,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过劳肥”。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2.0%的人直言身边有不少人“过劳肥”,“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首要原因。(1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既然“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首要原因,那么在白领中间呼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倡导积极锻炼,适当给自己减压,过劳肥这个社会病似乎就“药到病除”了。但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单纯从医学概念上呼吁因繁忙工作而日益肥胖人们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少熬夜、多运动,多少显得有点不接地气。换言之,不妨问一问,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过劳的生活方式。
答案无疑是不言而喻的。调查中一位在医院查出自己血脂和血压双高的柴先生道出了众多“过劳肥者”的无奈心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光要忙工作,还要面对父母养老、孩子上学等各种家庭压力,就怕自己得大病。可是,在唯业绩至上的职场环境中,考核压力、晋升压力,普遍倡导“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的职场丛林生态,让人无法、也不敢轻易停下手头上的工作;而身负房奴、孩奴、卡奴等多重压力,外加赡养四位双亲,还有令人焦虑不安的养老预期,都让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想停都停不下来。明明知道不断增加的体重,越来越肥胖的身躯,将会是一个定时炸弹,但逼仄的现实,总让人无奈地将过劳与肥胖照单全收。
社会学家弗洛姆曾在其著作《健全的社会》一书里谈到,社会作为整体也会像其个体一样患病。现代社会技术力量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的变化,然而其中的人却逐渐被异化,沦为社会发展整体进程中的工具。虚胖的“过劳肥”正是这样一种社会疾病。忙碌无休、身形虚胖的国民,一如GDP崇拜在跨越式发展中急速狂飙的中国,绝不仅仅只是对个体倡导多运动,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治疗的。根本之策正如弗洛姆所提供的方案: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实际上,这个方案与执政者“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与落实它。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物质文明已经发展至如斯的我们,理应稍稍停下狂奔的脚步,思考“以人为本”的本质含义,将视野从宏观转移到每一个个体的身上。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