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实在太慢,让人看不下去。”不少观众纷纷在微博上“吐槽”。今年开年大戏,历史题材大热。然而,从已播出的《楚汉传奇》和《隋唐演义》来看,收视率却显得低迷。《隋唐演义》首播收视率0.5%,之前的《楚汉传奇》平均收视率也没突破1%,让大投资、大题材历史剧显得有些尴尬。《隋唐英雄》更因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遭到众多观众诟病。(《成都日报》1月20日)
电视剧越来越长,但是,在利益的攫取动机下,“多剪一集就能多卖一集的钱”,于是,众多影视制作公司学会了用各种方法为电视剧“注水”。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被迫,而实际上呢?结果呢?
正如新闻所说,电视剧注水后,演员损失了片酬,观众浪费了时间,电视台多掏腰包,制作方也再难拍出精品力作,无论从产业还是市场角度看,都没有赢家。那么,历史剧“注水”的恶性循环又何以形成呢?
当下,电视剧市场化的一个直接体现是,电视长剧严重泛滥。很多电视剧本来可以拍成 20 集,却要拉长为 70集,如此拉长的直接后果是电视剧内容注水——剧情拖沓、对白冗长、叙事罗嗦等等。这无疑对电视剧的精品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只求数量和集数,忽视品质和内容。历史剧“注水”既是例证,也是说明。
众所周知,20 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都较短,轰动一时的《过把瘾》总共 8 集,《围城》10 集,《西游记》囊括了许多精彩故事,也不过 25 集。信息社会里,观众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注水”的电视剧会遭到观众的厌弃,只能昙花一现,不会传播太久,注水剧浪费资源,重播率很低,难以成为经典之作,更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财富;电视剧一经注水,故事节奏缓慢,拖沓乏味,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口碑。那么,何以众多历史剧纷纷挤进注水这条路呢?
一是,在电视剧价格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剧集越少,意味着投资成本越高,这对赢利模式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电视剧一般要 20 集以上才可能赚钱,而且连续剧越长,其成本摊薄后赢利就越多。为了收回服装、道具、布景、路费等一次性投入成本,电视制作方大多采用注水的方法。
二是电视剧长短由利润决定,与现行制播体制有关。制播分离后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只是买卖关系,确保播出并尽快获得短期经济效益是制作公司的追求。这种心态支配下的制作方法,很难从长远考虑电视剧品质的提升。电视剧由制片公司一次性拍摄完成后,按集论价卖电视台,集数越多,卖价越高,所以,用注水的方式来争取利润最大化成为制片方的目标。而电视台则靠电视剧贴片广告收回买片成本,剧集越长,广告播出的次数越多。因此,给电视剧注水,是制播利益的博弈,是制播双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形成的一种默契。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句话用来形容电视剧的长短也恰到好处。对商业利益的追逐,驱使导演将电视剧这一艺术品降格为平面化的工业产品,编导成为了制作电视剧产品的熟练工。为追求高额利润,电视剧缺乏精心的打磨,精品化追求不足,如此一来,历史剧“注水”就是必然。而围绕历史剧“注水”产生的争议无疑说明了它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电视剧这一艺术沦为了商品的附庸,文化的内涵也被稀释消解。
一句话,应自觉抵制历史剧“注水”。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