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利益的基石上建起了一幢幢麻刚沙“悬”楼

2013年01月18日 07:00   来源:红网   侯文学

  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发商用不符合国家建筑砂石质量标准的麻刚沙代替国家标准建材配制混凝土盖居民楼。(1月17日《新京报》)

 

        显然,不能让这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继续大行其道了。

  所谓麻刚沙,其实不是“沙”,而是将当地产的麻刚石碾碎后当做建筑用沙。这种麻刚沙一捏就碎,硬度极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建筑砂石的十多项规定,麻刚沙均不符合标准。

  潍坊市下属的几个区县盛产河沙,都是极好的建筑用料,但有的开发商却弃之不用,而使用不达标的麻刚沙。对于麻钢沙,为什么有人大量加工出售?有开发商用其建楼呢?一言以蔽之,利益驱动。当地一铲河沙要160元,一铲麻刚沙却只要80块,开发商可节省一半成本。而且,麻刚沙原料成本只有15元,毛利高达4倍多。加工销售者和开发商可以从中获得“双赢”。唯一输掉的是为建筑留下了令人担心的安全隐患。可见,麻刚沙加工销售者和一些开发商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不道德的血液。

  对于使用不达标的麻刚沙建楼,当地有关政府部门是十分清楚的。在潍坊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网站,2011年11月19日发布的一份通知明确提到“严禁在工程施工中使用麻刚沙等不合格的建筑用砂”,这证实当时当地政府还对非法生产、运输和使用麻刚沙进行过多次查处。但时至今日,麻刚沙还在公开采挖,且购销两旺。在昌乐与临朐交界处的一家沙场和临朐一处名为锦城佳园的建筑工地,《新京报》记者就亲眼得见加工和正在卸载麻刚沙。问及用这种麻刚沙盖大楼“悬点”吧?麻刚沙老板却回答说,“悬什么?中国人就不怕悬”。这说明,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已经弱化或者干脆放弃了监管,这无疑是一种严重失职。

  在建筑工地,常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口号。显然,应该予以落实,而不能让它仅停留在标语口号上。这需要建筑材料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严格自律,更需要政府建设部门、质监部门和工程监理等履行监管职能。潍坊麻刚沙购销两旺的现象,不能再让它继续下去了。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社会需要坚定的良心基石    2016年05月31日
  • ·质量建设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2016年03月16日
  • ·让法治成为规范微博的基石    2013年04月03日
  • ·高考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2016年06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