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官员愧对的岂止是焦裕禄?

2013年01月18日 08:54   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批评称,兰考有些干部愧对焦裕禄,《新民周刊》记者问兰考官员如何看待此评论,该官员说: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新华网1月16日)

  网民质疑:“部分兰考官员愧对焦裕禄”,而兰考官员呢,不但不觉得自己有愧,反而认为焦裕禄“愧对”了自己:“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因为他,兰考很出名,大家都盯着,都在对比。”

  面对记者,兰考的宣传干事说:“照顾好你们是我们的责任。”然而,照顾好孤儿又该是谁的责任呢?兰考官员为什么在“照顾好”记者上热心,而在照顾孤儿上总是让人寒心呢?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在客观上,记者有“话语权”,话语权又能撼动“乌纱帽”,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孤儿们显然“人微言轻”,孤儿发出的微弱声音兰考官员“听不见”。在主观上,一些兰考官员只在乎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而毫不关心孤儿的死与活,若社会舆论不过问孤儿,他们又何必操心。

  对兰考官员来说,孤儿的死难只是一个偶然性的悲剧,但焦裕禄惹这个“祸根”才是他们“倒霉”的必然性根源。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焦裕禄,舆论的眼神就不会这样犀利,如果没有焦裕禄这个正面教材,他们也不会成为反面典型。

  在焦裕禄这个高大形象面前,“渺小”的官员们怎能不感到压抑;在焦裕禄这个光辉形象面前,“丑陋”的官员们怎能不自惭形秽;在焦裕禄这个只为百姓牟利的清官面前,一心为己毫不利人的官员们怎能不投以敌意。

  焦裕禄是兰考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力量的一面旗帜,但在兰考官员的眼里,这面旗帜显然成了他们的“包袱”,让他们有难以承受之重。焦裕禄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省的一面镜子,但对兰考官员来说,他们显然没有勇气面对镜子里的丑陋面孔。

  那么,焦裕禄真的是他们“倒霉”的罪魁祸首吗?表面上是,但实质上呢,是党性的软弱让他们“倒霉”,是德行的疲软让他们“倒霉”,是内心的冷漠让他们“倒霉”。党性不强,在事业上必归于失败;德行不高,在道义上必遭到谴责;麻木不仁,在心理上必陷入孤独。所以说,兰考官员“倒霉”的根源还在自身,不仅是一些兰考官员,庸官、贪官之所以会痛苦,莫不是咎由自取。他们不但愧对了焦裕禄这面旗帜,更愧对了党的精神、愧对了人民的养育。

  兰考官员愧对了孤儿、愧对了老百姓,我们党就有充分的理由“愧对”这些官员。这些官员自认为“倒霉”,恰恰说明我们的正声音、正力量还在,他们“倒了霉”老百姓才能不倒霉。如果他们真的“倒了霉”,我们也只能说:活该!(魏华欣)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