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百科 > 正文
中经搜索

八路军抗战中如何改造日军战俘

2010年08月18日 14:28   来源:瞭望   

  与日本共产党创办工农学校

  1941年5月15日,延安八路军大礼堂座无虚席,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的肖像和日本已故革命领袖片山潜的遗像,两旁挂满了延安各界送来的贺旗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来自延安党政军的两千多人和许多日本人欢聚一堂,在这里共同庆祝日本工农学校首批学员的开学典礼。

  大会在国际歌中开始,日军战俘、工农学校首批学员代表森健首先致辞。他代表全体学员衷心感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对他们的不杀之恩,感谢对他们兄弟般的关怀和耐心教诲,使他们理解了战争的本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代表全体日本学员宣誓:“我们决心在日本工农学校里努力学习,绝不辜负各位同志的希望,我们要在学完规定课程之后,为早日结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为在日本建立和平民主主义的人民政府而全力以赴,如有需要,我们决心随时与八路军肩并肩地与共同的敌人战斗到底。”

  接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讲话。他说,日本人民和士兵现在多数还受着欺骗,但他们会觉悟过来的。他们和中国人民一样,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华北、华中,在中国各个战场上,在日本,都设有日本工农学校。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创办的一所正规的政治学校,具体工作由八路军总政治部负责领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谭政和敌工部长王学文等直接参与领导工作。

  创建日本工农学校最初是日本共产党建议的。1940年4月,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从苏联到了延安,他与中共中央、总政治部敌工部领导商谈了日军战俘的教育管理问题。他亲自找在延安的日军俘虏中反战进步分子谈话,了解俘虏的教育情况。他认为“那些离开日本军队、放下武器、脱掉军装的日本工人和农民,只不过是帝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只要唤醒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认识到侵略战争的本质,他们迟早会成为反战的和平战士,这是他们的必由之路。”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野坂参三于1940年10月向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一所专门学校教育改造日军俘虏。这一建议与中共中央的想法完全一致,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并将这所学校定名为“日本工农学校”。

  日本工农学校培养的都是日军战俘中的优秀者,他们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各个抗日战场自愿而来。工农学校根据日本学员的文化程度、思想状况和政治表现,分别编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初级班招的是被俘时间不长的学员,主课是政治常识,讲授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史。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员在日军和在日本学校里所受的欺骗教育被揭穿了,他们懂得了日本也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懂得了阶级、国家的产生及消亡;懂得了战争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消灭战争;懂得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

  中级班,由在八路军工作生活一年左右的日军战俘编成,主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学习他们弄清了为什么日本工人无论怎样劳动也摆脱不了贫困,日本军阀、财阀是如何从战争中发财的,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皇的赤子、护国圣战之神,而是军阀、财阀的剥削对象,是为他们利益而战的牺牲品。

  高级班,由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在八路军工作有一定成绩的日军战俘编成,其中有许多反战骨干分子。主课是联共党史,由野坂参三亲自授课。他把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日本问题联系起来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引起了学员的极大兴趣,对提高学员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农学校还组织日军战俘参加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参议员选举,森健当选为参议员。组织学员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参加抗日根据地政府和八路军的活动,使学员受到了全面锻炼。

  日本工农学校的经费和学员的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八路军供给。他们的生活标准高于八路军官兵,文化体育生活也丰富多彩。毛泽东观看过日军学员自编自演的话剧《岛田上等兵》,这是以华北日军中发生的事件为素材创作的反战剧,描写一名日本士兵向中队长提出反战要求,未被采纳,于是士兵群起攻之,开枪打死了这个中队长,向八路军投诚。演出结束时,毛泽东予以赞扬。

  1944年10月,美军观察组的约翰·埃默森等人到日本工农学校考察。在这之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成功教育改造日军战俘持怀疑态度。经过考察,他们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对日俘的教育是成功的,并对争取日俘的经验表示赞赏。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4年多时间里,日本工农学校培养了350多名日军战俘,其中有100多人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工作,成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骨干。

  8月16日,中共中央、八路军与野坂参三商定工农学校的学员返回日本。

  8月28日,最后一批学员的结业仪式举行。

  8月30日,八路军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发表了热情的讲话,野坂参三对日本工农学校作了历史性的总结。

  9月10日,野坂参三和森健等乘美军飞机返回日本。行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举行了欢送宴会。

  9月18日,日本工农学校的全部学员经华北、东北,取道朝鲜半岛,于1946年2月安全返回日本。日本工农学校完成了它在中国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侯彦方)

共(6)页 首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林彪与粟裕的不同之处    2010年07月12日
  • ·周恩来身边的“老虎”护卫    2010年07月12日
  • ·毛泽东对庐山会议的最终态度    2010年06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