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2010年06月17日 08:32   来源:南方日报   

  计划实施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日本借助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迅速完成了国家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在该阶段,资源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部门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部门,通过国外技术的进口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早在1953年,日本的GDP就已经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但社会并未就此稳定,经济增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日本的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仍然落后于欧美,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薄弱,尤其是日本的工资水平长期以来一直比较低。低下的国民购买力导致的社会问题是:随着韩战的结束,出口渠道收窄,1957年美英两国肇始的经济危机更使日本的出口雪上加霜,而国内的消费又因为国民购买力低下无法启动,大量的产品积压,直接导致整个国家失业率遽增。产品积压,失业增加,劳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1960年,南九州岛三池煤矿发生劳资严重对立事件,将这种激化了的矛盾推向了白热化的程度,整个日本社会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同年的日美安保条约修正案也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这两个事件引发的社会动荡导致岸介信内阁下台。7月,池田勇人以绝对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池田从他的前任的“政治优先”路线中吸取了教训,并且清醒地意识到在当时只有把握经济优先的政策,才能巩固政权。池田在大平正芳和宫泽喜一的建议下,于1960年12月27日召开的内阁会议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计划实施的结果。正是在推行计划的十余载里,日本政府始终坚持国强民富原则,从而帮助日本社会形成了将近1亿人口的“中产阶层”,最终实现了国民收入同步前进。从1960年到1970年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9%,高居发达国家榜首。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一倍的目标。到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50%,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0.4%,10年间国民收入增长率340%,实际消费水平提高2.1倍。各个阶层普遍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收益,基尼系数显著降低,从1964年到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26的低水平,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