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世博看世界,世界在世博看我们

——蒋德海教授在华东政法大学的演讲——
2010年07月11日 08:36   来源:解放日报   蒋德海

 

  思想者小传

  蒋德海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社会法治委员会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政党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法理学、宪法学的研究,发表著作5部,论文260余篇,其中《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 》1996年获美国九十学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征文二等奖,并在美国发表,《论中国检察权的控权本质》获第五届全国检察年会论文一等奖。

  上海世博会开园已经两个月了。随着天气渐热,看世博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应该说,两个月来,绝大多数游客文明观博,体现出良好的行为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暴露出我们公共行为规范方面的一些不足,值得关注。

  提升公共行为文明

  世博会的成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密切相连;世博会的不足,也往往与我们市民有关,与每一个观博者有关。这就要求关注市民的公共行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行为的文明化。

  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大型博览活动。世博会的 “大”和 “博”,以其特殊的形式对上海市民的公共行为提出了种种召唤,也使市民公共行为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其中,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举世瞩目。仅以GDP为例,上海的人均GDP已从1977年的约1000美元跃至2009年的11000美元,上海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同样,在中国的省、区和直辖市中,上海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一。

  上海的变化,在上海的许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一位德国作家这样写道: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的窗口,令全人类向往、迷恋、沉醉。另一位孟加拉国记者则如此描写上海:什么是上海?试想把巴黎、伦敦、纽约、东京加在一起,这就是上海!对于上海的变化,上海市民感受最深。

  而上海世博会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加速上海发展的目的。当初为什么选在上海城市中心的黄浦江两岸?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借助世博会机会,完成旧居住区和码头的拆除以及污染企业的关闭、搬迁。现在,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很多企业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南市发电厂经改造后已经成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之一,并成为园区内大规模的区域能源中心。浦钢集团已搬迁至宝山区罗泾镇,成为符合环保标准的高起点、现代化精品钢铁基地。而江南造船厂已整体搬迁至以“海洋装备岛”为功能定位的崇明县长兴岛,其原址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所在地。

  但上海不能就此止步。经济的发展,必然也必须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上海的经济发展就是有缺陷的,甚至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上海的发展光有硬指标不够,还应具备软实力。

  什么是软实力?就是物质力量之外的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制度文明。软实力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市民的文明素质是最重要的表现。

  世博会开幕短短几天,就有报道称:婴孩车、轮椅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 10岁的孩子也被塞进婴孩车;一辆残疾车后面竟然有9个陪同人员;还有诸如乱扔垃圾,偷越栏杆,随意拍照等等不文明现象。这些虽然都是个例,但综合起来看,却能够放大上海和中国的形象,不能不加以关注。

  我们正在大力倡导民生,发展民生,而民生离不开文明的生活环境,民生也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事实上,营造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不仅是政府的希望,也是广大市民的心声。某地就出现过一个外方投资者在考察该市环境时,因为卫生状况“脏、乱、差”而取消了投资的念头。建设一个文明、和谐、卫生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市民的追求。联系到上海世博会上的某些不文明现象,可以说我们市民的公共行为规范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而市民公共行为的规范化正是民生的需要。

  世博会是一场世界的盛会。世博会既展示世界,也展示中国和上海市民的风采。世博会的成功与上海市民的行为有密切关系。世博会不仅仅是5.28平方公里内的事,还牵涉到展示世博会的城市和国家。我们到世博会看世界,世界也在通过世博会看中国、看上海。

  世界到上海看什么?首先就是看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一是看市民守秩序的素质。上海市民能不能有序地排队? 1970年9月5日,大阪世博会场接待83.6万游客,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数字是,大阪世博会参观总人次达6422万,纪录同样保持至今。二是看世博会解决秩序问题的能力。大阪世博会期间曾出现过诸多尴尬事件。 183天内发生食物中毒43起,急救到医院404名,迷路幼童4.8万名,迷路成人12.7万名,失物招领5万多件,但没有影响世博会的总体进程,给大家留下了成功、难忘的印象。三是看追求文明的态度。世博会看什么?看科技。当年大阪世博会最热的就是以展示最新科技为主的国家馆,很多人排6个小时的队伍,只为看一块美国人从月球带回的石头。就像一次全民动员,由此日本坚定了技术立国的决心。现今日本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技术,就是萌芽于40年前:东芝展馆那时展示的三维图像,是今天3D技术的雏形;三菱重工馆展示的便携电话,现在早已实现。正如一位日本朋友说: “过去,我们看世界的;现在,世界看我们的。”

  世博会的成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密切相连;世博会的不足,也往往与我们市民有关,与每一个观博者有关。这就要求关注市民的公共行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行为的文明化。通过世博会,锻造自我,营造一个人人讲文明、必须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这意义上,上海世博会正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向我们召唤一种公共行为的文明。

  遵守公共行为规范

  文明行为的遵行,主要靠内心的道德感,而不依赖于外在因素。真正文明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内心的追求,一种心灵美。这样的道德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文明观博的文明,主要指公共行为的文明。公共行为的文明通过行为规范来体现。公共场所中的文明行为规范,是一种道德规范,需要平时的严格遵行。一个行为文明的人是他的行为长期遵守文明规范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而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的行为而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勇敢的行为而成为勇敢的人。同样地,我们通过遵行公共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文明的人、有道德的人,从而成为文明的观博者。

  文明行为的遵行,主要靠内心的道德感,而不依赖于外在因素。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灿烂的星空在我头上,道德律在我心中,就是强调文明行为靠内心的道德力量来引导。真正文明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内心的追求,一种心灵美。这样的道德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央视社会记录曾介绍过一位从美国到中国安家的老人,叫路乞,每天在路上拾垃圾。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给人很好的启迪:你可以知道一个苹果里有几粒种子,可你不知道这几粒种子能结多少苹果。路乞以他的行为在教育人感染人。有一次,路乞看见一个女子在吃柚子,一边剥皮一边随地扔,路乞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跟在她的后面拾柚子皮。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路人的愤怒,女子知道后也羞愧难言。在路乞的感染和带动下,一千多名大学生和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拾垃圾。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一千多人,也像种子一样,在播撒着文明和德性。

  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国家,公共行为的文明,除了道德外,还有一种普遍的形式,这就是调整和约束公共行为的法律法规。公共行为中的道德,有不少已经成了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称之为市民公共行为法。我们不少法律法规中,都有约束公共行为的条款。将分散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法合称为公共行为规范,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规范市民的公共行为。此外,从内容看,它们都是规范市民公共行为的。公共行为中公共的含义通常指公共场所,它相对于私人场所。社会对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前者强调道德性,后者强调隐密性。

  按照法的形式和不同行为的标准,规范公共行为的法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依据法的形式划分,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等诸多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国务院颁布的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此外,《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上海市社会治安防范责任条例》等都是。法的形式划分体现了不同法的效力。

  二、依据行为的形式和种类来划分,市民公共行为法包括六大类行为,即关于规范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杂物”、 “不乱穿马路”、 “不破坏公物”、 “不损坏绿化”、 “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及关于规范其他公共秩序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不乱穿马路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至六十五条都有明确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法的行为形式和种类划分有助于明确行为的执法主体。

  三、依据行为的社会性质来划分,有交通法、绿化法、卫生法、治安法等。后者如 《上海市社会治安防范责任条例》等。涉及治安的公共行为法在所有的行为法中是比较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法的社会性质的划分体现了行为的严重性。在所有的公共行为中,违反治安的公共行为,往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珍惜展示世博文明的机遇

  我们去观博还要有被观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博中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展示中国国民的良好素质。因为我们在世博展示的是上海和中国,市民行为也是一种独特的展示。

  我们在世博看世界,世界在世博看我们。打造文明世博,我们每一个市民都有义务以自己的文明行为来彰示上海世博的文明。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公共行为规范及在观博中的意义。

  公共行为法就是市民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规范。一个市民是否文明,行为是关键。我们以前一直讲 “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其实这并不准确,还有一个行为的文明问题。前不久中国留学生吻别女友造成纽瓦克国际机场大乱事件就是典型。这一事件造成1600人被困机场长达6个小时,大量航班晚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从上海世博会看, “世界在世博展示世界,市民在世博展示中国”。我们去观博还要有被观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博中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展示中国国民的良好素质。因为我们在世博展示的是上海和中国。市民行为也是一种独特的展示。市民在世博会上的行为是上海世博会的组成部分。文明的市民行为和不文明的市民行为会留下两种不同的世博会形象。

  为提升市民观博的文明程度,上海市文明办和市旅游局近期归纳了观博时具有代表性的不文明行为,在此基础上推出世博园区 “七不”规范:不在入园、入馆、观演排队及乘坐园内公共交通时争先插队;不乱扔垃圾,不在控烟区域内吸烟;不在展馆内及观看室内演出时接听手机、大声喧哗;不在选购商品时随意拆除外包装;不损坏纪念品;不随意触摸展馆内展品及有关设施;不在有禁令提示不准拍摄的展馆拍照摄像;不用饮用水洗漱;不在休息座椅上躺卧。这 “七不”规范是实现观博文明的基本要求。

  其次,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要有守法遵法光荣的价值观。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也是基本道德。所有的法严格意义上都来源于道德。故守法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对每一个公民也是一种遵守诺言的行为。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国家,一个讲诚信的人,首先就要守法。因为守法、讲道德、守诚信具有相同的价值,即人性美,是一种人性的力量。正如巴姆所说:“美德是一个人所有的最好的东西。”我们应当为这种人性力量的外在化而骄傲。

  虽然遵守公共行为法是我们的基本义务,但遵守公共行为法和遵守道德的意义是不同的。公共行为规范中的法律法规,是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我们的公共行为规范中,不少重要的公共规范都已经成了法律法规,故我们不仅应当遵守公共行为法,而且必须遵守公共行为法。如果不能自觉遵守,按照卢梭的说法,就要 “逼迫自由”,也就是通过执法机关强制其遵守。

  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国家, “逼迫自由”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有利于提升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而且也是对行为者本人的尊重。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处罚他,正是尊敬他的存在。”为此,在强调市民自觉遵守的同时,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法的市民,要严格地予以处罚。国外有不少值得学习的经验。如在新加坡,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所吸烟、嚼口香糖、在地铁里吃东西、乱穿马路、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行为都要受到惩罚,轻则罚款、就地清洁卫生,重则鞭刑、拘役甚至坐牢。

  那么,如何对待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呢?首先要宽容对待不文明的人,提醒他、促使他、引导他守法。此外,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就是感化。比如乱扔垃圾,如果提醒后还不自觉,边上的市民不妨拾起来,用文明的行动感化他。如果他连文明的感化也不理睬怎么办?那就要鄙视。大家一起来鄙视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涉及违法行为,在鄙视其不守法的同时,还应向执法人员反映,用法律来纠正不遵守公共行为法的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有长久的历史。比如,对于不排队现象,有人问一个英国人,你们欧美人总是按次序排队,没有插队的,为什么?英国人讲了一个故事:在英国,200年前曾经有个判例。当时闹饥荒,大家排队去领面包,一个人因为要插队,排队的人一怒之下把他打死了。后来法庭在审理这个案件的时候,法官判定打死人的那些人无罪。法官的理由是,如果判定打死人的人有罪,那么,就会助长社会上不排队的不良风气。因为有了这个判例,所以英美法国家所有的人都知道要排队,不然被人打死白死。英国人移民到加拿大以后,人们知道,即使发生饥荒,也不能去乱插队。所有的父母亲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知他们乱插队的危险性。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个判案并不符合法治的精神。但通过提升违法行为的风险来引导文明守法,无疑是合理的。

  公共行为法所要求的文明行为体现着一种更高的秩序和文明。比如有序排队,不仅体现了公平原则,也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又能显示出一个城市良好的文明形象。以前一直认为中国人没有排队文化,中国人不喜欢排队。但我们看到,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巨大的人流和秩序正在锻炼我们市民的排队文明,世博会正逼着上海市民学会排队文明。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绝大多数观众遵守行为规范,用文明参观的行动自觉维护园区秩序。上海市有关部门多次随机测评城市文明指数,其结果已经从最初的70多分上升到近90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正在改写和创造中国的排队文明。

  世博会开园两个多月来,参观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人,高峰时甚至出现一天50多万人的记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组织者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应当说,世博会的组织者、志愿者、 2000多万观博者都很好地经受了这场考验,已经取得了成功。尽管其中也出现一些不足,但有一个正确看待的问题。绝对不能因为出现了不文明现象,就说什么中国人素质不好。其实,相对于每天40多万、 50多万的游客来说,大多数游客的文明是毋庸置疑的,管理者、志愿者的付出和辛劳必须得到尊重。

  世博会的文明不仅有展馆展示的文明,我们的文明行为同样是一种展示。我们在世博会上展示我们的文明行为,是一种机遇。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的机遇不多。请我们的市民珍惜这个机遇,留下一些文明的记号,让它成为我们一生中都值得怀念的记忆!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