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2010年05月07日 09:10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换算为美元分别为4.909万亿和5.073万亿。而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GDP排名上逐年超过发达国家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升至世界第三,加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展现出的繁华亮丽景象,难免会使一些人产生错觉: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中国是不是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事实并非如此。从人均GDP来看,2008年中国为3263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8位,只及世界平均水平9054美元的三分之一,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之后,例如仅为巴西(8400美元)的约2.6分之一。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以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各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一个比GDP更全面、更科学的指标(主要由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这3个指标构成),人类发展指数从2007年开始作为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标准。

    在列入排名的182个国家中,根据发展水平被分为4个档次:第1至38名是发达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被列为“很高”级,均在0.9以上;第39名以后的所有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被分别列为“高”(第39至83名)、“中”(第84至158名)、“低”(第159至182名)三档。去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72,名列第92位,在发展中国家中也位居“中”档。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大国美国和日本的人类发展指数分别为0.956和0.960,名列第13位和第10位,这说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与GDP总量排名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

    发达国家又被称为“工业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因为它们已实现了工业化。然而,目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这应该说是中国仍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基本依据。

    当今中国的工业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工业发展在“量”的方面突飞猛进,而在“质”的方面却进步不大,许多原材料及低端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高性能材料、核心部件和大型设备却依赖进口,“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其次,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国际行为”的态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产品,使中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最后,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每千美元0.82吨标准油(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美元0.30吨标准油,美国和日本分别为每千美元0.20吨标准油和每千美元0.10吨标准油。长期延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已使我国面临资源制约严重、环境难以承受的局面。总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道路可谓是任重道远。

    现在,2010世博会正在上海举行,璀璨的开幕式,壮丽的中国馆,令世人为中国的迅速发展感到欢欣鼓舞。但是,放眼全中国,很多落后地区还有待发展。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如何,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总之,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