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从书上摘下来的话:
“Erin Manning是一位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的专业摄影师、教师和电视工作者。电视观众将Erin视为 The Whole Picture的最佳主持人,The Whole Picture是HGTV-HD和DIY网络推出的、获得TELLY大奖的数码摄影秀。”
再看从报纸上抓过来的标题:
“MG:MY年轻生活的GENE”
“上海加入LIVE8”
“哪款AOC,卖到了VDP?”
对于这样汉英夹杂的文字,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也看不懂,懂汉语也懂英语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越来越多的“英语蚂蚁”,已经开始一点点啃食我们的“汉语长堤”。
伴随着学英语的热潮,人们对英语渗透汉语文化的现象丧失了应有的警惕。这不禁让人担心,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泛滥,若干年后,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语言,而不再是独立、完整的传情达意的语言体系,汉语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可能发生根本性动摇。
汉英混杂主要有几类情况:人名、地名、单位名不翻译,直接以英语入汉语,如本文开头援引的例子;科技新词、品牌名称、专业术语、英语缩略语不翻译,直接入汉语,如IT、DV、WTO、GDP、CEO、CPI……
毋庸讳言,英语仍是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与社会迅猛发展同步的英语新词,产生的数量大,传播的速度快。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确立翻译规范并进行权威公布,社会交流又一刻也不能等待,造成许多新词在汉语出版物中直接以英语名词出现。在出版物和新闻媒体上出现的汉英混杂,危害更甚于互联网和日常会话。因为它既向大众传播,又起着示范作用,还作为历史记录传于后世。对于这一紧迫问题,能否在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基础上,组织一个权威高效的翻译规范委员会,负责外国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工作?能否建立一个官方网站,一有新词出现,立即组织翻译审定,并在官方网站公布,以适应公众和媒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管好学校,新闻出版部门管好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部门管好广播电视,汉英夹杂的局面也许能够有所改观。
英语作为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在所难免。公民个人如何使用外国语言不必干涉,但国家要划定一个底线,守住主流文化的阵地。这些阵地应该包括汉语文出版物、政府公文、广播、电影、电视、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名称、居民身份证等等。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大系统,但我们不能因为语言的动态性发展,就放弃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关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对英语渗透这样关乎中华文化命根子的问题,我们还真是大意不得。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