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经济网 邓浩/摄)
集防水、可拆卸等功能于一体的卫浴系统,每一块地板在维修时都能方便打开;多功能的智能客厅,可一键变身成为影音娱乐厅;采用了绿色建材的超低能耗住宅,冬天更保暖、夏天更凉快……“好房子”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没人不想拥有。
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释放出鲜明的政策信号。
加快“好房子”建设,标准规范要先行。即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规定四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提高住宅隔声性能要求,提升住宅日照标准……《规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为“好房子”建设划出了底线,也体现了政策制定中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于扩内需、稳增长也有重要作用,不仅要建好新房子,也要改造好老房子。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按照规划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实际新开工改造5.8万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应当看到,老房改造有很多潜力可挖,无论是加强适老化改造,增设托育设施,还是推进智能化建设,扩大绿地面积,都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