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等多个电商平台就取消和规范“仅退款”征求意见。有平台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这意味着,电商行业历时4年的“仅退款”服务,或即将退场。
“仅退款”,是电商平台推出的一项售后服务,消费者收到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可发起“仅退款”申请,平台会主动介入处理,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且消费者无需退货。电商平台推出这一服务的初衷,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体验,倒逼商家把好商品质量关、守住商业诚信。然而,平台介入过于频繁强势,商家自主权和话语权羸弱,导致实践中“仅退款”被滥用、消费者钻空子“薅羊毛”等新闻不时出现,屡屡引发争议;甚至滋生有偿教人恶意“仅退款”的灰色产业链,让商家利益严重受损。从现实来看,“仅退款”已走偏异化,背离了设立的初衷。
更令人担忧的是,“仅退款”掀起电商行业内卷之风。一旦有平台支持“仅退款”,其他平台就必须跟进,否则,就会面临用户流失等考验。久而久之,“仅退款”成为电商行业标配。一边是平台打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幌子搞恶性竞争,一边是商家的利润被严重挤压。一分钱一分货,若任由“仅退款”持续,商家很可能选择低价低质策略,继续加重内卷式竞争,后果则最终由消费者埋单。
取消“仅退款”,是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心声。毕竟,简单粗暴的“仅退款”,很可能导致商家一再退让、利益严重受损;多数消费者期望的其实不是“薅羊毛”,而是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安心购物。内卷式竞争与法律法规的公平精神相悖,也不利于电商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由此观之,取消“仅退款”、电商行业反内卷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