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
随着各地一季度相关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人们感受到经济大省所展现的责任担当。
首先,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含“新”量进一步凸显,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31.3%、10.8%。
浙江省交出的“答卷”同样亮眼。分行业来看,一季度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18.2%和9.9%。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和10.3%。笔记本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0.2%、54.1%、47.6%、26.2%。
在广东、浙江,以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不仅驱动产业创新,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其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加快释放有效需求,为经济增长筑牢根基、注入活力。
比如,随着“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落地,河南省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接续态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