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又轻声安抚邻座乘客:“没事儿。”目前,辱骂他人的男子已被行政拘留。(4月21日《央视新闻》)
印象中,这已不是个案。不久前,就曾发生过一位嚣张的所谓“北京大妈”,在地铁上无端攻击外地人,最后也是被行政拘留。还有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个年轻人抱怨2号线成为农民专线而被其他乘客斥责的新闻。这些案例大同小异,我们完全不必从心理层面去分析这些居高临下的人其实存在着心理卑怯,无端对农民工的鄙视和辱骂,伤害的是社会公平,制造的是族群撕裂,这样的言行,已经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所以,警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用法律手段进行矫正,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发生这样的事之后,我看到最多的评论是“别给北京(上海)丢人了”。这种主流舆论,实际上是给这样的事情进行了明确的定性:歧视农民工(外地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更有意思的是,这样刺目的行为,一经曝光,便会成为热点,是很值得玩味的。一方面,我们觉得刺目,是因为与我们的正常认知有悖,人是平等的,哪怕占有社会资源的条件不一样,但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说,没有谁能够凌驾于社会公平之上而骄横跋扈,这恰恰说明,这么多年的社会演进,公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公平的诉求,早已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为越来越让人感到刺目,既抓眼球又辣眼睛,说明人们对这种虚妄的优越感越来越不以为然,这种心灵的污垢暴露出来的“脏”,要比农民工身上沾着的泥土更难以让人接受。这种泾渭分明的价值取向,恰恰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