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频繁辱骂邻座乘客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和愤怒。视频中,一名男子因嫌弃邻座乘客“弄一身灰在这挤”,多次出言不逊,形容对方是“要饭的”,而且满嘴的脏话,最后一位女士以“我愿意跟他挨着”为邻座乘客解围。(4月21日 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
这个世界,每一份职业、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也有差异。有人衣着光鲜,有人尘土满面,但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低贱。只要能够自食其力,间或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就是好样的。
也许有人会说,地铁毕竟是公众场合,包括干体力活的农民工在内,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洗一个澡,换一身衣服,花不了多少时间,也用不了多少钱。乍听还挺有道理,然而仔细推敲,实则与“何不食肉糜”无异。劳动者们的施工现场有几个带有洗澡间?偏偏提出类似观点的人还给自己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互相理解”。殊不知,理解不是上下嘴皮翻一翻,而是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视角与立场审视、思考问题。
敬人者,人恒敬之;辱人者,人恒辱之。须知地铁不是一个人的地铁,你有权利乘坐,别人同样也有。若你有洁癖,可以保持距离,甚至退避三舍,但这绝不是贬低、讽刺别人的理由。所幸,新闻事件里还有这位仗义执言的女士,以及许多像她一样打抱不平的乘客。良言一句三冬暖。她像暗夜里的一道光,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着被嫌弃乘客的尊严。“我愿意跟他挨着。”想来,这短短几个字,可以温暖他好一阵子,同样也温暖着视频之外的我们。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人我们永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