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这件于普通人再寻常不过的事,却成了一道困住老年生活的壁垒。老人难以言说,子女不易察觉。“80后”助浴师陈晓恒便是解决这一困境的人之一。从外卖员转行助浴师,他主要服务于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帮助他们解决洗澡难题。从业3年以来,他已为数千位老人提供服务,也越来越被尊重、被需要、被认可。(4月19日 封面新闻)
养老,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行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社会对于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曾经骑着电动车与时间赛跑的外卖员陈晓恒,转型从事老年助浴服务,如今日收入可达千元,他的成功转型源自于对养老行业的深入调研,敏锐地抓住了“尊严养老”这一老年人难以言说痛点。
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的保障,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尊严与尊重。在传统的养老观念里,“尊严养老”往往成为被忽视的事情,许多子女在满足了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物质需求之后,忽略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与人格尊重。以洗澡为例,这个对于普通人再简单不过的日常行为,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可能充满着无助和尴尬,他们常常因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默默忍受身体清洁带来的不便,这种隐忍的背后,实则是老年群体尊严的流失。陈晓恒的助浴服务不仅帮助老年人清洁了身体,更弥补了子女在专业照护和情感沟通上的缺失,用专业和温情守住了老年人的尊严。
其实,不光是助浴,“尊严养老”还体现在更多的方面,从公共场合的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的出行娱乐需求,到消除偏见,平等对待老年人再就业,从帮助老年跨越数字鸿沟,适应数字化生活,到正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诉求,尊重其自主权和选择权,都是从老年群体的隐形需求出发,看到他们的痛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