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成绩来之不易。从各部门公布的一季度数据和地方政府部门加快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的情况看,“投资于人”已经立竿见影。那么,“投资于人”在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第一,“投资于人”的资金支持、政策措施力度加大。今年以来,为满足民生需求,各类政府投资工具顺次启动,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力度明显加大。财政部4月18日发布的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70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在各主要支出科目中居首位;教育支出1124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第二;卫生健康支出5848亿元,同比增长2.2%。
各地也在加快推动财政金融联动政策落地。比如4月初山西省六部门就举行了2025年财政金融联动政策宣介会,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表示将加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用好技术改造、重点领域个人消费和养老等各领域贴息政策。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解读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时称,在民生保障方面,北京市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在教育、卫生等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超三成,全市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
第二,“投资于人”的项目加快开工实施。“投资于人”要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需要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比如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性成果;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