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近期,中央网信办持续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自媒体”治理工作,通报了多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大背景下,短视频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当前,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庸俗与媚俗,是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随着网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与平台自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博眼球、赚流量”的三俗内容更多以隐晦、擦边的方式呈现。违规利用短视频作为引流中介,是导致“网红乱象”、违规营利、伪劣营销等问题的根源,资本的短视性导致内容生态陷入资本的逻辑之中而沦为商业化的工具。从技术层面看,还须主动防范算法滥用与误用风险。
短视频的出现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都发生深刻变化。短视频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准确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加强短视频内容治理,努力完善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因此,我们须统筹协调各方管理职责。一方面,网信部门须提升跨平台治理能力,深化部门间联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提升治理的系统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形成协同监管、分类分级监管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