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人的广告乱象何时休

2025-04-18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明确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剑指“神医”“神药”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市场顽疾。

长期以来,医疗、药品、保健食品领域堪称广告乱象的“重灾区”。“神医”“神药”广告更是其中“毒瘤”:一些虚假广告炮制“违背祖宗决定”的荒诞戏码,或是打出“抗癌、杀癌细胞、阻断转移”的夸张旗号,甚至拍胸脯宣称“包治百病、永不复发”。这些离谱宣传虽在年轻人中沦为网络段子,却成为老年人防不胜防的“健康陷阱”。去年底曝光的“药王谷”事件,开诊1个多月内15名患者不幸离世,追根溯源,正是“抗癌神药”广告大肆吹嘘“治愈率80%”的恶果。此类广告不仅误导公众健康认知,更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危害不容小觑。

互联网广告凭借技术迭代快、市场规模大的特性迅猛发展,却也成为虚假广告滋生的温床。“软文种草”“探店测评”“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因兼具隐蔽性与融合性,为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近期,“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我妈靠视频号不出镜月赚16万”等极具诱惑的广告,通过大数据精准锁定老年群体,正在悄然流行开来。此次专项整治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严厉打击冒用专家、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形象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可谓直击要害、靶向施治。

此外,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等乱象同样触目惊心。部分普通食品违规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金融广告通过话术暗示“稳赚不赔”,培训机构夸大证书含金量、承诺高薪岗位……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虚假宣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仅是这些重点民生领域的广告,市场监管总局就查处了1.91万件,罚没1.58亿元。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亟待净化的市场环境。

相比以往,此次专项整治呈现三大亮点:其一,立足提振消费,将规范广告秩序作为营造放心、安心、舒心消费环境的关键抓手;其二,着眼破解市场营销“内卷”困局,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三,强调把整治工作与广告合规助企工作有机结合。近期多地探索的“柔性监管”模式颇具示范意义——明确广告领域不予处罚、减轻处罚适用情形,推出“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自查自改等,既维护法规权威,又给予企业成长空间。

然而,公众更关注的是整治行动能否取得长效成果。广告乱象成因复杂、屡禁难绝,唯有坚持标本兼治,加快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才能避免“神医查不尽,春风吹又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忽悠人的广告乱象何时休

2025年04月18日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陆 夷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明确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剑指“神医”“神药”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市场顽疾。

长期以来,医疗、药品、保健食品领域堪称广告乱象的“重灾区”。“神医”“神药”广告更是其中“毒瘤”:一些虚假广告炮制“违背祖宗决定”的荒诞戏码,或是打出“抗癌、杀癌细胞、阻断转移”的夸张旗号,甚至拍胸脯宣称“包治百病、永不复发”。这些离谱宣传虽在年轻人中沦为网络段子,却成为老年人防不胜防的“健康陷阱”。去年底曝光的“药王谷”事件,开诊1个多月内15名患者不幸离世,追根溯源,正是“抗癌神药”广告大肆吹嘘“治愈率80%”的恶果。此类广告不仅误导公众健康认知,更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危害不容小觑。

互联网广告凭借技术迭代快、市场规模大的特性迅猛发展,却也成为虚假广告滋生的温床。“软文种草”“探店测评”“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因兼具隐蔽性与融合性,为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近期,“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我妈靠视频号不出镜月赚16万”等极具诱惑的广告,通过大数据精准锁定老年群体,正在悄然流行开来。此次专项整治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严厉打击冒用专家、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形象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可谓直击要害、靶向施治。

此外,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等乱象同样触目惊心。部分普通食品违规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金融广告通过话术暗示“稳赚不赔”,培训机构夸大证书含金量、承诺高薪岗位……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虚假宣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仅是这些重点民生领域的广告,市场监管总局就查处了1.91万件,罚没1.58亿元。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亟待净化的市场环境。

相比以往,此次专项整治呈现三大亮点:其一,立足提振消费,将规范广告秩序作为营造放心、安心、舒心消费环境的关键抓手;其二,着眼破解市场营销“内卷”困局,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三,强调把整治工作与广告合规助企工作有机结合。近期多地探索的“柔性监管”模式颇具示范意义——明确广告领域不予处罚、减轻处罚适用情形,推出“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自查自改等,既维护法规权威,又给予企业成长空间。

然而,公众更关注的是整治行动能否取得长效成果。广告乱象成因复杂、屡禁难绝,唯有坚持标本兼治,加快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才能避免“神医查不尽,春风吹又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