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采购渠道,加强分工合作;设立专项资金,提升流量支持;开辟绿色通道,畅通供采对接……这两天,各大行业协会、重点商超、电商平台齐发声,与外贸企业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多项举措渐次落地,有望将优质外贸产品更快送到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在全球经贸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日三变”的政策主张,为各国应对这轮贸易冲击带来诸多变数。毋庸讳言,我国外贸领域首当其冲。面对重重高压和剧变形势,中国社会的应对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其一,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支撑外贸企业转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城镇化仍具有巨大潜力。“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以汽车为例,截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53亿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不及发达国家一半,后续需求源源不断。而统一大市场的良性循环,如畅通数字化营销、联结柔性供应链等,都能有效推动我国市场从简单的产能转移容器转变为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升级相统筹的发展格局。换言之,我国市场足够大、足够活、足够畅通,消费者也有能力有意愿为出口转内销的好产品买单。
其二,我国产业链从被动转移走向主动重构。美国频频对我发难,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加码封锁,无外乎是为维持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地位。但沉迷于技术卡位,不仅让自己显得癫狂,且催生了我国的“危机红利”定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成果竞相涌现,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从“世界工厂”进化为“全球供应链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