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各级干部要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这一重要要求,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本领指明了方向。
开放条件下,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只有准确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才能先行一步,赢得发展主动权。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敏锐地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部署建设“数字浙江”。那一年,杭州每百户居民家用电脑联入互联网还不到2户,很多干部对数据库等概念还不太理解。正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让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率先起飞。如今,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等企业活力奔涌,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首要的就是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正确分析、作出科学判断,以此推进本地区本部门工作。
人类社会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在开放条件下,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工作的亮点会更亮、优势会更优。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探索建设自由港。当时,自由港在全国都是个新事物,很多干部对自由港是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认识很有限。习近平同志带着课题组到新加坡考察,组织全国第一个关于“出口加工区和自由港”的国际研讨会。在习近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厦门立足自身条件,提出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具体构想,明确采取渐进式、经“三步走”,把厦门建设为“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如今的厦门,已发展成为我国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各级干部在学习借鉴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一般性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立足各地在人才、资源、产业、对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条件,着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开放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