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保险保障水平

2025-04-15 0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险工具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针对体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体育赛事等保险业务。

  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体育风险具有高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即便是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也面临着综合承保和理赔能力的考验。

  从国际范围来看,保险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在2019年前,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专业体育赛事只有极个别年份取消或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3年间多项专业体育赛事被迫延期或取消。不少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的赛事活动取消险赔付率大幅攀升,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不得不在次年提高费率,降低赔付风险。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国的大型保险集团深度参与国际与国内多项重大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承保理赔经验。不过,与安联保险集团、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国际老牌保险机构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承保经验、风险测算、产品设计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接下来,国内保险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个性化险种定制能力的优势,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赛事主办方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更多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和不同赛事特点的商业保险产品。

  从医学的视角看,损伤和意外与体育运动高度相关。因此,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最需要保险保障。2021年,甘肃白银举办的越野赛因极端天气导致多人遇难,保险公司最终赔付金额超过1300万元。因此,推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场景更细分、产品更丰富的优质金融服务。例如,中国太保就曾在2024年推出专属终身养老保险方案,聚焦运动员退役后尤其是晚年生活的保障,用商业保险机制解决运动员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体育保险的创新发展既离不开财产险公司的努力,也需要人身险公司的力量。

  截至2024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经突破35万亿元大关。随着行业深入转型和公众保障性需求的快速上升,保险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仅从保费规模来看,体育保险是实实在在的小众险种,但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这又是真真切切的蓝海市场。从体育风险评估到投保后的跟踪服务,从相关数据的收集开发到出险后的查勘理赔,保险行业仍需要持续加力不断创新,才能在服务体育产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于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提高体育保险保障水平

2025年04月15日 0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险工具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针对体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体育赛事等保险业务。

  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体育风险具有高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即便是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也面临着综合承保和理赔能力的考验。

  从国际范围来看,保险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在2019年前,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专业体育赛事只有极个别年份取消或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3年间多项专业体育赛事被迫延期或取消。不少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的赛事活动取消险赔付率大幅攀升,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不得不在次年提高费率,降低赔付风险。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国的大型保险集团深度参与国际与国内多项重大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承保理赔经验。不过,与安联保险集团、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国际老牌保险机构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承保经验、风险测算、产品设计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接下来,国内保险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个性化险种定制能力的优势,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赛事主办方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更多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和不同赛事特点的商业保险产品。

  从医学的视角看,损伤和意外与体育运动高度相关。因此,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最需要保险保障。2021年,甘肃白银举办的越野赛因极端天气导致多人遇难,保险公司最终赔付金额超过1300万元。因此,推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场景更细分、产品更丰富的优质金融服务。例如,中国太保就曾在2024年推出专属终身养老保险方案,聚焦运动员退役后尤其是晚年生活的保障,用商业保险机制解决运动员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体育保险的创新发展既离不开财产险公司的努力,也需要人身险公司的力量。

  截至2024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经突破35万亿元大关。随着行业深入转型和公众保障性需求的快速上升,保险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仅从保费规模来看,体育保险是实实在在的小众险种,但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这又是真真切切的蓝海市场。从体育风险评估到投保后的跟踪服务,从相关数据的收集开发到出险后的查勘理赔,保险行业仍需要持续加力不断创新,才能在服务体育产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于泳)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